混凝土的配料比例
混凝土的配料比例:混凝土拌合物三相所占的体积大致为,固相占总体积的73%~84%、液相占15%~22%、气相占1%~5%。
三相的体积并非一成不变,在建筑后的凝结硬化过程中,三相所占的体积将不断的发生变化,但终凝以后变化减少,表现为总体积和液相在减少,而气相却在增加,主要是液相流失、蒸发和被固相所吸收造成。
另外,三相的体积也会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三相体积的改变是混凝土产生裂缝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混凝土产生终凝之前较为明显(即通常认为随行收缩,干燥收缩等引起的裂缝),但这种裂缝如果在浇筑后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能够获得明显的控制效果。
混凝土试块养护室湿度要求?
根据采用标准养护的试块,应在温度为20±5℃的环境中静置一昼夜至二昼夜,然后编号、拆模。拆模后应立即放入温度为20±2℃,相对湿度95%以上的标准养护室中养护;混凝土标准养护室内的试件应放在支架上,试件间距至少保持10~20mm,试件表面应保持潮湿,并不得被水直接冲淋。标准养护期龄为28d;每个试件都标有样本编号标签,如发现温度、湿度出现异常,应立即采取措施,并上报负责人及作好记录,实验人员在标准养护室的停留时间不宜过长,特别是与外界温差较大时。扩展资料: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其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在各种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业,机械工业,海洋的开发,地热工程等,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混凝土硬化后的重要的力学性能,是指混凝土抵抗压、拉、弯、剪等应力的能力。水灰比、水泥品种和用量、集料的品种和用量以及搅拌、成型、养护,都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按标准抗压强度。以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为标准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28天,按照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率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分为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C85、C90、C95、C100共19个等级。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仅为其抗压强度的1/10~1/20。提高混凝土抗拉、抗压强度的比值是混凝土改性的重要方面。
混凝土收缩裂缝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混凝土是多种材料组成非匀质性混合料,其硬化过程中的含水量变化、温度变化都会引起不均匀的体积变形形成裂缝。
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体积变形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混凝土硬化前的塑性收缩,另一种是凝结过程中水化热形成的温升引起的体积形变。
水泥的水化过程伴随着温度和湿度的共同变化,并且热交换与湿度交换也同时发生,所以由温度作用所引起的温度收缩变形和由湿度作用所引起的湿度收缩变形是同时发生的,两者相互交织共同作用,很难做出明显的区别将它们相互分离出来。
混凝土实体检测碳化过程主要是测什么的
新鲜混凝土中除沙石外,主要是结晶氢氧化钙(Ca(OH)2),它是碱性的,可保护钢筋不生锈。时间长了以后,它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变成中性的碳酸钙(CaCO3),就不能保护钢筋不生锈了。碳酸钙的硬度不同于结晶氢氧化钙,用回弹仪测定“老”混凝土的强度时,要测定碳化层的厚度,以修正回弹值,才能得出正确的混凝土的强度。小洞中滴入的是1%的酚酞试剂,在碱性环境中会变成紫红色,而表层已碳化的混凝土不会变色。
混凝土趴底的现象是什么?原因呢?
一、混凝土抓底,一般是由于外加剂量比较多,将混凝土中的水分过量的析出造成的,表面严重翻浆,并且浆非常。二、混凝土抓底的现象就是在让拌好的混凝土自然停放几分钟后,用铲子铲混凝土时有铲不动的感觉。翻动混凝土时骨料有没包裹到浆的现象。混凝土水胶比较小时,随着矿粉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粘度增大甚至板结抓底。 三、改善的方法有:1、减少矿粉掺量,掺入适量粉煤灰可改善粘度问题;2、选用中粗砂,以细度模数3.0左右为宜;改善板结抓底的措施:方法1、降低减水剂掺量;方法2、换用、减水剂;方法3、适当提高水胶比,水胶比过低导致和易性不好时反而会降低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混凝土降温速率?
1.
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宜大于50℃;
2.
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表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不宜大于25℃;
3.
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d。
4.
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