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玉器,冠绝古今。然学习红山难否?怎样理解红山文化玉器蕴藏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内涵?如何定位红山玉器的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如何辨识、赏评、盘玩红山玉器?在下愿意在这几个层面上做点事,推出《大话红山》。
很多人达不到像不闻山人老师的眼力,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有研究也罢,有方法也罢,有一定的眼力也罢,古玉要分为三类,而不是两类:能看懂的真品,能看懂的假品,第三类,是看不懂真假的东西。
没有第三类,那就不是我们的看古玉的方法有问题了,而是我们的思维错了。这就是所谓“术”和“道”的区别。
依据玉色判断新旧。玉器制成后,玉表面因暴露于空气中,或埋于地下,或经人体接触,或其他原因,会产生颜色变化。
例如,北京故宫博物院存有一部分明代玉带,为典型的明宫遗存,未曾入土,其中一些带板,表面已成旧色,同新玉作品有明显的区别。其原因在于长时间的空气氧化。这表明玉材表面是可以出现新旧变化的。但这种变化非常缓慢,且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果把玉器置于较为封闭的状态下,它颜色变化就会更加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