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抗冲ACR和加工助剂ACR一样水平接近于国外产品,但由于CPE价格的制约,很难得到推广,走出去,和国外产品争夺国际市场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产品单一,稳定性差将是业内人士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纯PVC抗冲性能差、特别是低温冲击性能差,耐候性差,在很多领域应用受限。因此需要加入抗冲改性剂提高其韧性和耐候性能。
冲击改性剂的主要品种有氯化聚乙烯(CPE)、抗冲改性剂(MBS)和丙烯酸酯类抗冲改性剂ACR等。其中抗冲ACR与PVC的相容性、耐候性能优于CPE和MBS,MBS的透明性与其它助剂的相容性,及抗冲性能优于ACR和CPE,CPE性能适中,但因其低廉的价格在国内用量较大。据统计全球抗冲改性剂消费量比例为:MBS用量占45%,抗冲ACR占40%,其它占15%。
而国内比例:CPE用量占65%达到16万吨,MBS用量占24%达到6万吨,ACR用量占8%达到2万吨,其它用量占2%达到5000吨。
国外对抗冲改性剂ACR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于1972年由罗姆哈斯公司推出了个丙烯酸酯类抗冲改性剂KM-323B。日本钟渊推出了FM系列, 阿托菲娜推出了D系列,LG化学推出了IM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