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耳通常能听到30dB以上的漏水声,而泄漏噪声自动记录仪可探测到10dB以上的漏水声。
数据记录仪放置距离视管材、管径等情况而定,一般说来,金属管道可选200~400米的间距,非金属管道应在100之内的间距。 判别漏水的依据是:每个 漏水点会产生一个持续的漏水声,根据记录仪记录的噪声强度和频繁度来判断在记录仪附近是否有漏水的存在,计算机软件自动识别并作二维或三维图。
借助于流量计,测量 该区的流量,可得到某一压力下的漏水量。如果有漏水,可通过依此关开该区的阀门,可发现哪一段管道漏水。采用分区检漏法检漏的优点: 能迅速排除大的漏水点;系统地测试,可进行管网状况分析; 用所测流量与正常流量比较,可以发现漏水的早期迹象。 其不足之处就是可能会影响部分居民用水。另它装载在车上操作起来方便。
区域泄漏普查系统法是一种目前新型的,经过实践证明实用有效的一种方法。它应用了目前声学,电子,软件,通讯,信号处理,数字化处理等综合技术。
管道泄漏根据泄漏量的不同,一般分为小漏、中漏、大漏。小漏也称为砂眼,其泄漏量低于正常输送量的3%,主要是由于管道防腐层被破坏,管壁在土壤电化学腐蚀作用下出现锈点,腐蚀逐渐贯穿整个管壁的现象;中漏的泄漏量在正常输送量的3%—10%之间;大漏的泄漏量则大于正常输送量的10%。
目前管道上应用的各种泄漏检测技术可分为仪器直接检漏法、管道泄漏检测模型软件分析法、人工方法三大类。
收集需要检测管线的图纸资料和用水量资料,企业安排熟悉管线位置的技术人员现场指出该管线的相关信息。区域管网环境调查
管网环境调查的目的是充分了解现场情况,为下一步漏水检测工作的施工安排、方法选择等做好准备,它包括管网环境调查,附属设备情况调查,用水情况调查和排水情况调查等。
管网环境调查:①供水压力;②管道材质;③管道路面。
附属设备调查:调查区域内井、表、阀、栓,并对以上附属物都进行漏水初步调查。
排水情况调查:对管网附近的排水管道及电缆等所有涉及的地下构筑物均作详细调查。
信号分析与数值处理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产生了诸如状态空间分析、对比分析、函数分析、逻辑分析、统计和模糊分析等方法,推动了故障分析技术的进步。随着信息化和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数据处理软、硬件的出现使实时在线监测及故障分析成为可能,并将进一步朝智能化方向发展。加强管理强化全员参与意识,树立预防泄漏就等于提高经济效益的思想,泄漏预防设施和检测设备的投入;按照设备报废标准,及时报废有关设备;控制正常生产的操作条件,减少人为操作所导致的泄漏事故。
城市供水企业管网基本漏损率不应大于12%,而我国水司的现状是平均漏损率在20%左右,因此加强漏损控制,降低漏失率是大有潜力可挖的,也是各水司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漏损的组成及控制指标
有效率=有效水量/供水量,无效率=无效水量/供水量,漏失率=漏水量/供水量
单位管长单位时间的漏水量=年漏水量/345 *24*管长
通常水司核算将无效量记为漏失量,本文特指,漏失量为暗漏和明漏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