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雕是雕刻的一种,雕刻者在一块平板上将他要塑造的形象雕刻出来,使它脱离原来材料的平面。
浮雕是雕塑与绘画结合的产物,用压缩的办法来处理对象,靠透视等因素来表现三维空间,并只供一面或两面观看。浮雕在内容、形式和材质上与圆雕一样丰富多彩。浮雕的材料有石头、木头等。可分为浅浮雕和高浮雕。浅浮雕是单层次雕像,内容比较单一;高浮雕则是多层次造像,内容较为繁复。浮雕一般是附属在另一平面上的,因此在建筑上使用更多,用具器物上也经常可以看到。由于其压缩的特性,所占空间较小,所以适用于多种环境的装饰。
高浮雕由于起位较高、较厚,形体压缩程度较小,因此其空间构造和塑造特征更接近于 圆雕,甚至部分局部处理完全采用圆雕的处理方式。高浮雕往往利用 三维形体的空间起伏或夸张处理,形成浓缩的空间深度感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浮雕艺术对于形象的塑造具有一种特别的表现力和魅力。法国巴黎戴高乐广场 凯旋门上的建筑浮雕《1792年的出发》,是高浮雕的杰作。艺术家将圆雕与浮雕的处理手法加以成功的结合,充分地表现出人物相互叠错、起伏变化的复杂层次关系,给人以强烈的、扑面而来的 视觉冲击感。
浅浮雕起位较低,形体压缩较大,平面感较强,更大程度地接近于绘画形式。它主要不是靠实体性空间来营造空间效果,而更多地利用绘画的描绘手法或透视、错觉等处理方式来造成较抽象的压缩空间,这有利于加强浮雕适合于载体的依附性。 美索不达米亚的古 亚述人,大概是善长于用此手段进行艺术表现的艺术家。在一系列的“亚述人狩猎图”中,他们很好地运用浅浮雕手法,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地表现出充满生气的艺术形象,并以复杂的动势贴切地展现出人物和动物的内在情感。 浮雕 空间压缩程度的选择,通常要考虑表现对象的功能、主题、环境位置和光线等因素,其中环境与光线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的雕塑家总能很好地处理这些关系,从而使作品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
通常是人们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树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玛瑙、铝、玻璃钢、砂岩、铜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雕、刻通过减少可雕性物质材料,塑则通过堆增可塑物质性材料来达到艺术创造的目的。圆雕、浮雕和透雕(镂空雕)是其基本形式。在同一环境里用一组圆雕或浮雕共同表达一个主题内容的叫组雕。
讲到浮雕,浮雕既是一个雕刻工艺,也是各种各样的浮雕作品,在现代生活中,浮雕的应用很多,不管是大型还是小型的石雕作品,都需要靠浮雕来完成,比如我们在寺庙祠堂里见到的九龙壁浮雕、祠堂浮雕墙、香炉、青石栏杆、青石龙柱都需要用到浮雕。
在祠堂寺院中的装饰浮雕,人们会通过雕刻各种图案造型依附于建筑并因此而存在,我们会发现在门框、窗户、梁柱、转角等都会采用浮雕的形式来加以装饰。装饰浮雕的风格经历了从简约、抽象到多元化的一个改变,不仅仅是在寺庙祠堂的应用,也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建筑中,也能起到很好的装饰和美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