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籍中记载,玛瑙来自西方,可见的文献有三国曹丕的《玛瑙赋》等。古代中国人所称的西方,其实就是现在的印度。唐僧西天取经,去的也是印度,而不是现在地理学上的西方。现代地理学的西方,如果以中国为坐标的话,应该直接就往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去了,差得就远了。由此推测,古代中国的玛瑙,开始可能是从印度传入。在许多佛经典籍中,玛瑙也是佛家七宝之一。这些也佐证了玛瑙作为宝物在印度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渊源。
玛瑙的化学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硅。多数玛瑙都是由于火山喷发形成的,所以它们往往散落在地球表面。远古时代,人类还没有学会挖地三尺开矿掘宝,古人在大地上劳作,打鱼捞虾种稻放牧,一不小心就能在地上捡到一块玛瑙。人类的原始审美取向,喜欢色彩艳丽的东西,东西方皆然,而玛瑙恰恰就是世界上颜色丰富艳丽的宝石。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古人偶然在河边捡到一块玛瑙,一看这玩意妖艳无比,简单磨一磨就灿烂如花,亮瞎一大片,于是或献之于部落,或私自留下佩戴于身,视为宝物。而玛瑙又刚好是全世界分布广泛的宝石,世界各大洲几乎都有丰富的玛瑙矿藏。所以古人捡到玛瑙,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是高概率事件。可以说,玛瑙能成为全人类早普遍认知的宝石,简直就是上帝的安排。
文物鉴定作为文物学的核心架构,对文物收藏与文物保护等工作的开展起到直接影响。基于科学技术的全面普及化,文物鉴定工作也尝试融入高科技技术手段,用以提升文物鉴定的可信度、公信力以及准确性。现代科技可有效打破传统鉴定限制,依据科学且合理的鉴定原则,结合客观、全面分析的层面,文物鉴定结果的真实性。本文将针对文物艺术品科技检测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
科技检测技术在文物艺术品鉴定中的应用现状
光探伤成像系统:可以利用
光穿透(不同材质、部位、厚度)器物时因透过x光强度不同所形成的灰度差而成像。该方法几乎适用任何质地的文物或艺术品,属无损分析鉴定。对青铜器、古陶瓷、书画(壁画、油画)可做分析鉴定。如对青铜器(X光片)可做铸造结构、(模糊或锈层下的)纹饰、铭文、修补痕迹做分析,对造假特征易辨识,易做出真伪判定。对古陶瓷和书画亦如此,尤其对古陶瓷的修补、模糊图案纹饰;书画的绘画特征、模糊或隐藏图案的揭示均有重要作用。
热释光光释光年代测量仪:可以用于对古代陶器、瓷器(三彩器)的年代测定或真伪鉴别。陶瓷器中一般含有石英、长石、方解石等矿物颗粒。陶瓷器后一次高温受热(如烧造)时,上述矿物中高能级中的电子向低能级跃迁并产生释光而清零。之后,在宇宙射线和埋藏土壤中放射性元素射线的不断辐照下,陶瓷器接收总吸收剂量,大量电子重新跃迁到高能级。测定陶瓷样品时,用人工(高温)加热或光激发,使电子重新从高能级跃迁产生光释光,测量光释光强度获知陶瓷器的总吸收剂量,而对特定年代和埋藏环境的陶瓷器,其年吸收剂量率为常数。于是,陶瓷器的
元代玉雕,有精有粗,精工处让人叹为观止;粗狂之处气势如虹,波涛汹涌,一泻千里。
元代 春水玉佩 《中国古代玉器艺术全集》
元代 羊脂玉春水 李更夫玉器鉴定全集
上下两件“春水玉” 对比,“海东青鸟啄鹅”是羊脂白玉,精雕细琢。
元代 春水玉饰 江苏无锡大浮乡钱裕墓出土
而下面这只出土的玉质与琢工,就粗犷多了。
元代玉雕的飞禽喜张鹏展翅,这是元代鸟纹之特征。
元代 青白玉镂空凤穿花壁 故宫博物院藏
这件“凤穿花”中,穿花凤鸟口含花茎,亦有展翅飞翔状。
元代 丹凤朝阳玉佩 李更夫《玉器鉴定全集》
“丹凤朝阳”是元代玉雕中的一件,不仅琢工细腻,造型优美, 尾部所雕“火云纹”, 十分特殊,弥足珍贵,是不易多得的藏品。
元朝时期的“带板”,采用镂雕的“戏狮图”者不多,此器采用的是双层镂雕法,琢工。
元朝时期也有许多鱼形圆雕玉器,元朝喜欢雕琢宽体的鳜鱼。
元代 玉鳜鱼
周身网状纹、撅嘴翘尾,与辽代时期的鱼形状相近(辽代也雕有许多宽体鳜鱼的造型,估计这样的纹饰应该出自一个玉器作坊之手)。
元代 玉鱼形饰 江苏无锡大浮乡钱裕墓出土
角兽的造型凶猛,带有羽,张口,突眼,蹲坐,姿态威武。
元代 白玉角兽 西安北郊六村堡出土
元代大的玉器是“渎山大玉海”,不仅器形硕大,而且琢工和纹饰也相当精美。
可以说是元朝玉器雕琢的代表之作。(器高70,口径135至182公分,大周长493,膛深55公分)
渎山大玉海 北京团城
元代因为也是游牧民族,对飞禽走兽的描绘也是多姿多彩,那些展翅欲飞的玉雁,姿态各异,活灵活现。
元代 白玉大雁 西安南郊东何家村出土
整体的带钩造型昨天文章已经介绍过了,元代的玉带钩与唐宋形式是一样的,但是雕工较粗,玉质也不是很好,具体区别看看昨天的文字。
元代 白玉苍龙教子玉带钩 西安小寨出土
龙耳活环尊,也是元代时期的一件艺术珍品。
器物高大,琢工精美,纹饰细腻。(高22.9公分)
元代 青玉龙纹双耳活环樽 故宫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