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发样车制造前,为了模拟和验证车辆的某一方面(一般是底盘、动力总成的布置或某些性能)以及初的性能数据采集,而制造的实物样车——Mule Car。它实际是车辆的模型状态, 主要用于验证零部件总布置方案、试验整车基本性能、发动机机舱热负荷等。同时为后期零部件开发设计提供实车依据,但与真正的产品样车还有很大差异。校验模型制作的关键是柔性、可替换,精度高, 各零部件实物均能以实车状态装到模型上,每一可拆卸模型与主体骨架采用定位销与螺钉连接,加工装配表面光顺、间隙均匀化定义模型尺寸误差皆小于0.35mm(缝隙基准精度小0.02mm)。
为避免白车身焊接产生的飞溅和磁场响, 应选用带有焊接参数记忆卡、IQR(intelligent quality regulator )阻控制功能的中频焊接设备,有效地消除焊接设备对三坐标的影响。在焊接夹具方面,考虑适应多车型互换测量空间等因素,在分总成上选择了柔性很强的CAR-BENCH 夹具,总拼工位提出框架及平台开在切换车型时,主体不用加工,仅加工支撑高了夹具制造效率,节约成本。
样车装配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A、根据样车试制计划制定样车装配计划;B、编制样车装配工艺流程及装配工艺卡;C、物流系统准备;D、工装、工具准备;E、装配前培训;F、按计划及工艺要求装配;G、整车调试检查;H、交车。
当白车身数据相对稳定、工艺验证阶段的开发数据下发到试制部门后, 试制部门将根据正式模具分包情况对铸造模此类长周期零件进行快速模具的开发。因为产品数据中的小尺寸零件在批量生产中是要开发钢板模具的,而正式钢板模具的开发周期与快速模具的开发周期基本一致,即3~4个月,为节约成本,将对快速模具及正式钢板模具并行开发。快速模具冲压件开发清单确认后,按照零件重要性、材料及加工难易程度将零件分为外表面件、度钢板件、结构件等,以便于确定快速模具材质以及对冲压件供应商进行分包。
目前,白车身快速样件基本采用的是整车或全部铸造模具冲压件的开发。样件按照在整车中的作用、质量要求及制造难易程度, 按梯次分配给不同的供应商, 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制造成本,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但给供应商的管理带来一定的挑战。供应商确定之后, 要制定样件的工艺方案,对供应商进行项目进度跟踪, 并对样件制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
样件在提样之前重要的工作就是制件检测,只有达到技术要求的制件才可以发货到主机厂, 不合格制件则要求厂家限期整改。随后便是样件到货后的装车匹配与验证,这个过程需要各部门全程跟踪、及时反馈,争取以快速度完成数据的完善更新。
截面线式定位支架(如图6):在数模中截取断面线导入激光切割程序,用厚钢板进行截面制作,再按照坐标参数组合成定位支架。因截面严格遵照产品数模加工,如拉延件不符数据,较容易发现漏洞,可以及时调节整改,但有定位不稳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