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政策利好的刺激之下,旧机的供给将会增加,同时在以旧换新的商业模式中,这些旧机将会流向规范的平台中,而进入平台是良性循环的开始。”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秘书长郭占强认为,这意味着废旧手机回收利用行业门槛不高的局面将有所改变,不再是有把螺丝刀就能从事的行业。二手手机交易纠纷依然层出不穷。在黑猫投诉上,对各类二手手机交易平台的投诉多达数万条,较为常见的是检测报告与产品实际情况不一致,买到产品后质量不过关以及恶意压价等情况。多位消费者指出,邮寄之前手机完好无损,并无瑕疵,然而寄出后平台就会以屏幕有划痕、设备有磕碰等各类原因压价,价差达到几百元甚至上千元。“行业呈现出不健康的状态,好东西也卖不出好价钱,但翻新机却能卖上价。”童磊发现,不合规的翻新机,多年来在多个渠道冲击着手机市场。他的业务曾发展到下沉市场,但很多地市的门店并没有辨别手机是否维修和翻新过的能力。尤其是近几年在直播电商渠道,出现了更多的翻新机,在的流量牵引之下不少消费者购入了这类手机却并不知情。
“不是我不想处理旧手机,是手机中关于个人的信息太多了,还绑定了银行卡及各类账户。”不少消费者表达了对旧手机脱手后数据安全的担忧,除了个人数据和个人隐私泄露之外,还有可能导致经济损失、影响自身安全。由此可看出,隐私安全问题成为制约用户交出废旧手机的大原因。曾有二手手机恢复出厂设置后数据仍可恢复的现象存在,并有不法分子以此来牟利。据媒体报道,手机数据恢复服务价格从800~2000元不等,线下手机数据恢复价格更是低至5元起,恢复的数据包括聊天记录、照片视频和通讯录等。如果能够解决用户的信任问题,那么完善的社会回收网络体系就有可能建立。“一直制约二手机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是货源的缺乏。如果闲置的手机都能进入二手市场,则了二手机的货源。建立社会回收体系很有必要,其中的挑战就在于让公众意识到废旧手机的流通价值以及不规范处理带来的环境影响危害。
“手机的外观和使用情况对回收价格有重要影响。”一名业内人士表示,手机回收市场,手记的“颜值”与“能力”,直接决定了它们的身价。、新款的手机,无疑是回收市场的“香饽饽”。被回收的废旧手机,大致有两种去向:上市时间短、功能完好的手机经翻新后,流入二手市场;损坏无法使用的,拆解零部件再利用,或直接提炼原材料。处理废旧手机,需要经过预处理、回收和精炼提纯等步骤。其中,预处理主要是将电子废弃物中的金属与非金属分开,实现金属的初步富集;回收主要是将稀贵金属进行提取富集;精炼提纯则是从回收的贵金属浸出液中,得到纯度较高的稀贵金属。手机终都会走向三种结局:拆成零件、翻新、提炼金属。每一部手机,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只是需要我们去发掘和利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高,相信未来手机回收市场也会越来越完善。更多的消费者将意识到旧手机回收的重要性,和企业也会加大对手机回收行业的支持力度。
虽然起步较晚,但我国废旧手机回收利用产业正进入发展机遇期。目前,我国废旧手机新型回收渠道主要有3种:一是生产商回收,如国内一些手机厂商开展的“以旧换新”活动;二是销售平台回收,如一些电商平台提供的废旧手机报价和回收服务;三是企业回收,如一些企业通过自建平台、与生产商合作等方式回收废旧手机。
各具特色的回收模式不断涌现,使废旧手机“标准化回收”体系日益健全。例如,一些手机回收平台针对用户的不同需求,提供线下门店、上门、邮寄、自助回收机等多种回收模式;一些手机厂商还通过建立完整的产品回收体系,保障手机回收的规范化、化、透明化。
而对于有手机回收需求的用户来说,废旧手机的隐私保护是他们关心的问题。家住北京的马女士每次收拾房间时,让她头疼的都是废旧手机。“不是我‘恋旧’,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处理它们,扔了、卖了都觉得不安全,只能放在家里‘吃灰’。”与手机保有量和报废量相比,我国手机回收率仍然较低。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相关研究显示,目前,我国手机废弃后主要有三大流向:一是被消费者闲置留存,二是通过摊贩等传统渠道进入回收环节,三是新型回收渠道回收。其中,闲置在家的占比一半以上,新型回收渠道占比低。
隐私泄露和信息安全是制约废旧手机回收利用的痛点。360集团手机安全葛健表示,目前清除手机个人数据的主要方式包括恢复出厂设置和清除存储数据两种,根据手机系统不同,具体方式有所区别。
“目前各大手机厂商和安全厂商都在致力于研发数据清除技术。不过要注意的是,有些手机品牌恢复出厂设置只是系统恢复,而存储的数据依然存在,需要在恢复出厂设置时同时勾选清除全部存储数据的选项。如果担心手机里的个人信息还是能够被恢复,可以采取反复填充数据的方法清理个人信息。”
几乎每一位当代人都会遇到一个灵魂拷问:“准备换新手机,旧手机应该如何处理?”作为一名90后互联网青年,在的房租压力下,俞文还是舍不得扔掉曾陪伴过她的旧手机。早些年,把淘汰下来的旧手机寄给家里的长辈或者小孩用,父母还会当个香饽饽;如今,早已用上旗舰机的父母建议她不如省点邮费,直接拿去换不锈钢脸盆。几年下来,俞文的抽屉里已经攒了好几部吃灰的旧手机。卖掉?万一泄露隐私很麻烦,“刀”来“刀”去的过程还费时间。扔掉?倒不是担心有害垃圾,手机里还有几百个G因为系统不同嫌麻烦没传的照片,对她这种恋旧的人来说,断舍离没那么容易。在“万物皆可手机”的今天,换手机,已经不止是迭代一个电子产品那么简单。它同样涉及到,我们如何让“新人”和“旧人”平稳交接过渡,如何处理方寸屏幕中的隐私与记忆,送别曾陪伴了我们一段旅途的“生活必需品”。
对平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意味着选品的维度需要更加多元,同样也意味着对于消费者需求的把握需要更加。除了通过调研和往期购买数据去匹配消费者的个性化喜好和需求之外,吴鹏和他的同事们提升了在京东App上的购买体验,给到用户更加清晰的引导,比如设置选机助手,让需求明确的用户可以直接根据清晰的价位段和品牌筛选,快速筛选到自己喜欢的产品;而对于需求不明确的用户来说,在“手机焕新季”活动页面也可以看到各种维度的榜单(送朋友、自用、拍照经常会遇到不会具体操作的老年人。服务的工作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每一个环节都意义非凡。“每次沟通完之后,那群长辈特别真诚地跟你说一声‘小伙子,谢谢你’的时候,你心里会充满了暖心的感觉——你终于把这件事给解决了,搞定了,那时候你会觉得这个工作非常有价值!”)和爆品类IP“手机超值清单”,它会在活动期间根据相关产品的用户评价、优惠以及历史数据等因素作为选品逻辑,每次活动给用户主推三十款左右的超值爆品,帮助用户挑到符合心意的新手机。特别是近几年受影响,消费者去线下购买手机的机会变少,选择新手机时也更加审慎。吴鹏和京东运营商业务营销运营负责人汤磊深度联动了运营商购机补贴政策,使得用户既可以选择以旧换新,用旧机提供新机款,也可以选择通过签订运营商合约来获取新手机较大力度的优惠,给用户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