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负荷监测的市场机遇-北京7个区启动学生日运动量监测工作
人民网北京12月9日电 (董兆瑞)今天上午,《北京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方案》新闻发布会召开。会上,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介绍,北京市已启动学生日运动量监测工作,选定东城、西城、朝阳、海淀、门头沟、大兴、怀柔7个区为试点区。
李奕表示,北京市教委已组建团队,采取智能化的方式对学生每天的运动量进行数据分析,探索科学制定运动量、运动强度等评价指标,研究引导科学锻炼、锻炼、有效锻炼,避免运动伤害,避免无效运动,让科学合理的锻炼得以实现和推广。
“试点成熟后,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单一体质健康考核和日运动量监测相结合的测量方式,如果孩子每日运动量、心率等达到一定指标就可以积分,将积分纳入过程性评价,也就是说只要孩子每天都运动了,就能得分。”他说。
此外,北京市教委还将加紧研究制定现场考试标准和规则、过程性考核管理办法,建立体育与健康知识资源库,建设过程性考核管理平台,细化研究伤病、转学、免考等特殊情况的具体处理办法,在考试规则、赋分标准方面予以周全考虑。
智慧体育课监测系统~体质健康测试
1)涵盖《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小学、初中、高中的全部测试项目,包括BMI、肺活量、视力、50米跑、坐位体前屈、1分钟跳绳、1分钟仰卧起坐、50*8往返跑、立定跳远、引体向上、1000米跑、800米跑;
2)覆盖周期管理、成绩管理、成绩分析、成绩上报功能。
3)周期管理:为了便于学校开展学生体测数据采集工作,须支持对体测周期进行维护,包括新增、编辑和删除
智能运动负荷监测系统终端设备的设计原则:在不影响使用者日常活动的情况下,能长时间实时测量运动负荷,因此设计上要求结构巧、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同时由于受使用环境的限制,应采用电池供电,故还要求系统耗电要低。考虑到使用人群的不确定性,操作上应简单明了,测试结果直观。系统设计框图如图1所示。系统通过反射式光电传感器感知人体脉搏信号的变化,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经过后级电路滤波、放大后输入单片机内部进行A/D转换。在单片机内部通过算法计算出人体实时运动负荷、平均运动负荷,并将结果通过蓝牙通信传输智能手机显示,实现人体运动过程性运动负荷实时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