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栌除生长季节进行打头摘心,控制植株生长外,春季发芽前也要对盆景进行整形,剪除造型不需要的枝条,修剪时注意“剪直留曲”,即剪除枝条的主脉保留侧枝,这样经过几年的养护后,可使枝条硬角曲折,刚劲有力。黄栌萌发力强,春季发芽后应及时抹去多余的新芽,以免消耗过多的养分,影响生长。
黄栌适合在温带地区种植,黄栌喜阳,稍耐阴,它的根系很深,生长适应能力很强,黄栌喜欢湿润肥沃的土壤,它在酸性、中性、石炭岩上均可生长。黄栌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和长江流域各省,它生长在山坡、平地、河谷地、林地、疏林中,管理方法简单,绿化成景效果好,还有环保作用。
黄栌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圃地选择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有良好的灌溉条件,土层深厚、肥沃的中性或微酸性的沙质壤土、轻粘壤土、沙土地作为种植黄栌的苗圃地,种植前要对土壤进行改良,深翻土壤,增施有机肥料,混入大量的沙子、堆肥土等,然后做好苗床。
黄栌种子15-20天种子发芽,然后揭去覆草,等到小苗长到10厘米的时候可进行间苗、定苗,之后每隔半月要浇一次水,还要进行追肥,每亩施化肥58公斤,施有机肥500-750公斤,在小苗生长期间要适时中耕除草、防治病虫害等,9月停止施氮肥,停止灌溉,促使小苗木质化,小苗当年可移栽,培育大苗。
黄栌喜光、耐旱、耐阴寒,对土壤要求不严生长迅速。黄栌耐热性强,35℃以上高温不会影响其生态特性和观赏特性。植株强健,可作行道树,建筑或屋顶绿化的基础栽植,软化硬质景观,可应用于重要地段的草坪、花坛和广场。三分种植,七分养护,苗木种植下去之后要加强养护,若养护不及时则会造成黄栌质量下降。使它失去了生态效益和观赏价值。
黄栌的养护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浇水。由于黄栌枝叶繁茂所以叶面水分流失会比较快,所以需要及时的浇水树木叶面和土壤的湿润,给苗木和周围提供湿润的环境:施肥。每年施肥分为两季,季是3月施肥促进春季苗木生长,可用有机肥或者复合肥;第二季是6月施肥。在这个阶段施肥尽可能挑在雨季,避免艳阳、高温的时候施肥,不仅容易风化还影响吸收。
盆栽黄栌花:1、选盆:定向盆景宜采用中深的陶盆,方盆或者圆盆均可。盆色以浅蓝色或浅黄色为好,与紫,白色花可以衬托对比。2、盆栽方法:选成活的黄栌植株可在2~3月份上盆栽种。栽种时,修整根系,多留须根,使根系在盆栽舒展,用土要按实,使根与土密接。覆土低于盆口2~3厘米,浇透水即可。
黄栌3月中旬发芽前,要对黄栌进行整形修剪。硫除过密枝、细弱枝、病虫枝,中截旺长枝,使树冠内通风透光。花谢后如不留种,可将残花连同花穗下部两个芽剪掉,以减少养分消耗,促进萌发新枝和形成花芽。落叶后,还可以进行一次整枝,以保树冠圆整漂亮,利于来年生长、开花。
黄栌是喜肥树种,在生长期间好每月施加一次稀薄的尿素溶液,以促进枝叶的繁茂生长,到了夏季8月份期间,可追施一次的磷钾肥,秋末后结合越冬水,适当的追施1~2次的腐叶肥。
待次年开春施加一次尿素溶液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