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系统的介绍: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推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取代传统继电器控制装置以来,PLC得到了快速发展,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PLC的功能也不断完善。随着计算机技术、信号处理技术、控制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用户需求的不断提高,PLC在开关量处理的基础上增加了模拟量处理和运动控制等功能。今天的PLC不再局限于逻辑控制,在运动控制、过程控制等领域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了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生产的连续性,提高污水处理厂的自动化水平,控制系统采用目前国内外污水处理厂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的基于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的集散型控制系统,并以各种仪表及计算机监控系统组成监控和数据的采集(SCADA)系统。集散型控制系统的特点是将管理层和控制层分开。管理屋主要是对全厂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监视;控制层主要是通过现场PLC完成各自辖域内的自动控制。SCADA系统可理解为通过现场检测仪表和网络设备完成对主要工艺流程的监控和对生产过程的工艺参数进行数据采集。
PLC控制柜柜体如何选择
PLC的柜型通常选用固定柜,且门板为整门的柜型,如KB柜、九折柜和十六折柜等,不宜选GGD柜、固定分割柜、抽屉柜。因为PLC柜内元件基本上为整板安装,如果采用了柜门分割的柜型,不便于安装和调试。对于GGD柜如果选用时,需做一下非标设计,将仪表门、前门和下通风门合并成一个整门,且柜体框架上取消前后横梁,以便于安装和维护。
PLC控制柜元器件如何布置
PLC控制柜内元器件布置,一般是从上到下,从左向右。便于操作与维护,经常操作或维护的元器件应安装在较容易触及到的位置,从高度上讲,尽量安装在离地面400mm至1800mm的高度范围内。如果元器件较多,可考虑将不常操作的元器件(如直流电源)安装在柜体高度2000mm左右的位置上,底部元件安装位置不能低于离地面200mm,否则现场无法接线。布置时避免线在线槽内反复绕,注意节约成本。
PLC控制柜柜内布置及结构设计
根据以上布置原则,结合原理图和分柜清单,绘制柜内布置图。无论是柜体、元器件还是线槽等辅料,都采用大外形尺寸,按照1∶1的比例进行绘制。布置图绘制完成后,根据元器件的位置及安装方式,进行安装板的结构设计,安装板的材质通常选用敷铝锌板,厚度在2.0mm~3.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