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潮结硬的水泥会降低甚至丧失原有强度,所以规范规定,出厂超过3个月的水泥应复查试验,按试验结果使用。 对已受潮成团或结硬的水泥,须过筛后使用,筛出的团块搓细或碾细后一般用于次要工程的砌筑砂浆或抹灰砂浆。对一触或一捏即粉的水泥团块,可适当降低强度等级使用。
混凝土或抹灰如操作后便遭曝晒,随着水分的迅速蒸发,其强度会有所降低,甚至完全丧失。因此,施工前严格清扫并充分湿润基层;施工后应严加覆盖,并按规范规定浇水养护。
水泥在凝固过程中要产生收缩,且在干湿、冷热变化过程中,它与松散、软弱基层的体积变化极不适应,必然发生空鼓或出现裂缝,从而难以牢固粘结。因此,木材、炉渣垫层和灰土垫层等都不能与砂浆或混凝土牢固粘结。
酸性物质与水泥中的氢氧化钙会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物体积松散、膨胀,遇水后极易水解粉化。致使混凝土或抹灰层逐渐被腐蚀解体,所以水泥忌受酸腐蚀。 在接触酸性物质的场合或容器中,应使用耐酸砂浆和耐酸混凝土。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和粉煤灰水泥均有较好耐酸性能,应选用这三种水泥配制耐酸砂浆和混凝土。严格要求耐酸腐蚀的工程不允许使用普通水泥。
水泥雕塑制作的几种手法?水泥雕塑的盛行主要来源于,环境雕塑的一些应用,例如景观雕塑的设计中,大型假山石的建造,水泥材料在其中发挥出了的优势,通过钢筋造型、捆绑铁丝网、再通过水泥材质造型,水泥通过与水的混合后的物理效应,以及水泥本身的高强度的牢固性,水泥不仅耐温、结实、通过颜色的覆盖往往达到非常逼真的效果,并且水泥雕塑因为速干、速成型的特性,水泥雕塑材质往往都是一次成型,方便快捷。
因为水泥在景观中表现,在很多公共的雕塑景观中因其特点也更加被景观设计师和雕塑工作者使用。 反观传统雕塑又需要繁琐的翻摸、倒模、以及树脂成型等工序,加之高昂的制作成本,无形之中造就了水泥雕塑在市场中更多地被运用。 水泥雕塑适用范围广,例如外墙的装饰浮雕的运用、酒店浮雕墙的运用、以及校园文化建设中浮雕、水泥人物雕塑运用被大量的运用。
一般的水泥浮雕制作过程主要是:
1、在平整的水泥墙上面上墙抹水泥灰,根据一般的浮雕厚度约2cm的水泥灰,水泥标号一般为1:1。
2、约两小时在水泥未干透的灰上面抠出需要制作的剪影轮廓,并在不需要造型的部分进行抠毛处理。
3、在第二步的剪影轮廓的基础上面继续抹灰,根据造型的需要进行适当造型,造型完毕用抿刀进行抛光处理,完成浮雕雕刻。
4、造型完毕,半天后对水泥雕塑进行浇水,平均每隔3个小时交一次水,晾干后两天进行上色处理。
5、根据浮雕实际情况,一般上色根据浮雕设计,抠毛颜色处理一般通过刷制真石漆达到效果、光面可通过丙烯颜料上色(防止上色脱落一般采取加用适量的白乳胶混合丙烯上色)。
水泥雕塑,造型艺术的一种,用水泥等原料,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此体现艺术家的理想艺术构思。水泥雕塑工艺是现今一种新型的造景方式,具有可塑性大、造型变化多、制作方便等特点,其艺术表现力更强,能更好的创造环境氛围,协调周围空间,符合现代园林景观发展的迫切需求。
说起人造景观浮现于脑海的往往是假山、仿真树、溶洞等几个比较常见的,事实上景观水泥雕塑在人造景观中同样具有着不朽的装饰作用,在室内或室外的景观装饰区域内皆可应用,只不过对于室外场景来说其应用的数量多一些,样式百变灵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