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山陵风景区因发生松材线虫病,通过“林下补阔”引种栽培木荷等常绿阔叶树种,构建成含常绿树种成分的较稳定的复层混交风景林林相,明显改善了景区的生态环境。浙江东部马尾松次生林面积较大,但松材线虫病危害严重,其各县市广泛选用木荷作为松材线病除治迹地的改培,实现了林分的快速修复,形成以木荷为主的针阔混交生态景观林和珍贵用材兼用林。
木荷春天新叶红色、生机盎然,夏天花如莲花、花香四溢,入秋老叶变红,冬天保留着绿色,四季变化。“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溪泉漂落英,芳香四溢来”,这就是木荷十里香林泉的真实写照。
木荷是风景区和城市公园景观林构建的优良树种,生态景观效果。木荷吸收二氧化硫、氟化氢和氮气等有害气体的能力强,可作为优良的道路树、小区庭荫树及公园风景树,可广泛地用于城乡绿化美化,孤植、丛植和片林皆可,具有一定的景观价值。
木荷因具有优化林分结构、改良土壤肥力等多种优良特性,在我国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是我国重要的防火、绿化和用材树种。近年来,由于市场对木荷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引起木荷人工林的过度开发,加之粗放的木荷人工林经营模式,导致木荷林产量不断下降。此外,由于我国南方土壤普遍缺磷,可供植物吸收利用的有效磷含量很低。磷元素作为植物生长发育所需三大营养元素之一,磷素供应不足使木荷生长代谢过程受阻,造成木荷品质变差、林分产量降低,严重限制木荷人工林的发展规模。因此,提高木荷林的产量和品质,解决木荷林低产低效问题,尤其是低磷环境对木荷生长的制约,是目前木荷人工林经营过程中面临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