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规范防爆产品的市场准入机制,我国通过强制性标准规定了我爆产品的认证制度和程序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对防爆电气产品实行防爆合格证认证制度。根据3836.1标准的规定,是授权的防爆检验机构根据GB/T3836等一系列防爆标准,确认产品符合标准要求并颁发防爆合格证的认证体系。这种认证体系实际上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规定的种认证模式,即型式检验认证模式。 防爆检验工作主要包括图纸数据审查、样品检验、防爆试验等内容。检验单位按照标准和检验机构的具体要求,提交必要的设计技术文件和必要的试验样品。取得防爆合格证的产品,提前送检验机构,检验机构根据产品变更决定是否需要重新检验,然后备案。 取得防爆合格证的产品,如果转厂生产,仍需重新执行检验程序,如果工厂名称不变,地址搬迁,需申请更换证书。 检验机构有权会同有关部门对发放防爆合格证的产品进行质量监督和工厂必要条件评估。当产品质量不符合图纸要求时,应提出警告或采取相应措施,必要时取消原防爆合格证。
认监委关于明确防爆电气强制性产品认证依据标准等要求的公告
GB/T 3836.1—2021《爆炸性环境 第1部分:设备 通用要求》等8项新版国家标准将于2022年5月1日起实施,对12项旧版国家标准进行了修订整合,涉及防爆电气强制性产品认证依据标准。为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有效实施,现将认证依据标准等要求明确如下。
一、对《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防爆电气》(编号:CNCA-C23-01:2019)中认证依据标准清单予以修订(详见附件),修订不引起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范围的变化。
二、各认证机构应当按照《认监委关于强制性产品认证依据标准修订时有关要求的公告》(认监委公告2012年第4号)要求,依据新版国家标准实施防爆电气强制性产品认证。
设备做隔爆型防爆认证都要做哪些试验?
隔爆型是电气设备的一种防爆型式,其外壳能够承受通过外壳任何接合面或结构间隙进入外壳内部爆炸性混合物在内部爆炸而不损坏,并且不会引起外部由一种、多种气体或蒸气形成的爆炸性气体环境的点燃。 二者含意相同。
隔爆外壳是指内装可能点燃爆炸性气体环境的部件,能承受内部爆炸性混合物爆炸产生的压力,并阻止爆炸传播到外壳周围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外壳。
因此,对隔爆型设备的隔爆外壳的试验是一个关键。
隔爆型产品通常涉及的试验,外观检查、温度测定、热剧变试验(透明件)、耐热耐寒试验(橡胶件)、抗冲击试验、外壳防护等级试验、电缆夹紧试验、外壳耐压试验、内部点燃的不传爆试验、引入装置试验、水压试验、火焰烧蚀试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