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早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前烧制的具有元代瓷器器形、构图、纹饰特征及古朴神韵的青花瓷器,都可初步视其为元青花瓷器。
起源:元青花瓷器起源于元代(1271-1368年),这一时期的陶瓷业蓬勃发展,创造了青花瓷器这一特的陶瓷形式。其特点在于釉下青花装饰,将青花釉下、釉上彩的技艺推向。
器形丰富:元青花瓷器的器形多样,包括梅瓶、玉壶春瓶、高罐、塔盖高罐、盖罐、倭罐、灯台、扁瓶、笔筒、执壶、盘、碗等。这些器形有大有小,如大到70厘米以上的灯台和花瓶,也有小到10厘米的酒壶、杯等。
胎体特征:元青花瓷器胎体厚薄都有,大器通常较厚,较重。使用的是景德镇旁麻仓村的瓷土,即麻仓土。由于土中含有较多的铁,所以烧出的瓷器上常有黑褐色的斑纹,底足和器内露胎处常有铁瘤渣。晚期元青花胎体有的较薄,胎中掺有砂粒,釉较薄。
釉面特征:元青花瓷器的釉面有多种颜色,如青绿色、浅亮青色、卵白色、灰白色和灰黑色等。这些釉面的形成与釉料成分、烧制温度等因素有关。其中,浅亮青色釉面配用进口青花,大多数的元青花瓷器是这种釉色。
纹饰特征:元青花纹饰简繁都有,简单的就,甚至只有几个点;繁密的纹饰多至九到十一层。一般瓷器口沿绘卷草纹或回纹,颈部绘蕉叶纹,肩部绘八宝纹或扁菊纹,器腹部为主题纹饰,有龙纹、凤纹、人物纹、缠枝牡丹纹、河塘鸳鸯纹、鱼藻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