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时效处理过的构件,需通过一定的评价 方法以表征其时效效果,具体指对残余应力的降 低、调控,构件抗变形能力的提高以及尺寸精度的提高等。现阶段,振动时效技术的理论基础仍有 待进一步研究,其效果难以测定,且没有统一 的标准。目前,已有参数曲线观测法、精度稳定性 检测法和残余应力测量法用于时效效果的评定。
构件在经过焊接、切削、热处理等一系列加工制造工艺后,其内部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残余应力,影响构件的尺寸稳定性、精度、疲劳强度以及机械加工等性能,甚至促进构件内部的裂纹萌生、扩展以及应力腐蚀。因此需要采用不同的时效方法来调整构件内部的残余应力分布状态,消除构件内部的峰值应力,从而达到消除和均化构件内部残余应力的目的。
振荡时效操作简便易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可防止金属零件在热时效过程中发生的翘曲变形、氧化、脱碳及硬度下降等缺陷;是目前*能进行二次时效的办法;它又是绿色技术,在时效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