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过活性碳酸钙的人都知道,活性碳酸钙分为活性碳酸钙和非活性碳酸钙。活性碳酸钙与非活性碳酸钙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鉴别方法也相对简单:取少量产品放入清水中。经过长时间的搅拌,大部分产品悬浮在水面上。如果水质清澈不脏,则为活性钙;如果全部或大部分产品沉入水中,水质变脏,则为非活性产品。
由于活性钙产品表面涂有表面张力较低的有机活性剂分子,其比表面能低于未活化产品,颗粒间的粘度阻力降低,颗粒的活性功能提高。液体的活性与粉末的活性很差,因此液体的活性与粉末的活性很相似。应注意在相同的温度、湿度和产品水分条件下进行比较。
活性碳酸钙是重要的填充剂和增强剂。活性碳酸钙为基料,采用多功能表面活性剂和复合型加工助剂,对无机粉体表面进行改性活化处理而成。经改性处理后的碳酸钙粉体,表面形成一种特殊的包层结构,能显著改善在聚烯烃等高聚物基体中的分散性和亲和性,并且能与高聚物基体间产生界面作用,从而提高制品的抗冲击强度,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增量型填充助剂。填充量一般为30-,有的制品甚至100份以上。
活性钙即活性碳酸钙又称改性碳酸钙是通过改变碳酸钙颗粒表面得到。通常是用硬脂酸等表面活性剂或偶联剂进行改性。碳酸钙颗粒本是亲水疏油的,经过表面改性后,就能亲油疏水,从而可添加到塑料、橡胶的工艺中,与油性树枝相容。纳米碳酸钙都是轻钙,其细度达到纳米级,即100纳米以下。目前国内真正的纳米碳酸钙生产和应用技术还不成熟。活性碳酸钙有800目,1000目两种型号。
碳酸钙是一种重要的、用途广泛的无机盐是国内外产量以及用量大的填料剂之一。目前,碳酸钙已经广泛应用于造纸、塑料、橡胶等行业当中,其作用有:增加产品体积、降低成本,改善加工性能,比如:调节粘度、流变性能、流化性能,提高尺寸稳定性,补强或者半补强,提高印刷性能,改变物理性能,比如:耐热性、消光性、耐磨性、阻燃性、白度、光泽度等。碳酸钙除起填充剂的作用之外,同时也对材料起改性作用。
碳酸钙是以石灰石为主要原料(其他原料如:方解石、白云石、大理石、白垩、贝壳等),经物理或化学方法制备,经过分级,形成符合不同粒度要求的产品,适合于造纸、塑料、橡胶、油墨、化学建材、密封材料、日化、食品、药品等诸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