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浅绛彩瓷日渐走俏,伪品也开始入市,这就更加考验收藏者的眼力。浅绛彩瓷的作伪主要有四种情况:一、新瓷新画:按照旧浅绛彩瓷的构图和风格,直接在新瓷胎上彩绘烧制。这类伪作以带有博古纹饰的大瓶居多。二、老瓷后画:作伪者寻得旧器物后,将上面原有的纹饰去除,再按浅绛彩的模式重新绘画,题假款于其上。三、添款改款:将绘画水平较高的无款浅绛彩瓷作品添加或改成名家题款,有的还故意搞成模糊不清的样子,造成欺骗性。四:珷玞充玉:珷玞像玉但又不是玉,即卖家为了盈利,故意把民国晚期的水彩瓷说成是浅绛彩瓷,以蒙骗收藏者。
鉴别浅绛彩瓷的真伪,除了要把握好胎质、釉色和器型等特征外,还须在以下几方面加以区分:是名家彩绘和冒充名家的区别,收藏者要真正熟识各位浅绛名家的绘画风格,将他们的特点吃透,并知晓旧浅绛彩的风韵。其次是真款识与假款识的区别,由于真品作者具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因此题款书法往往清丽流畅、极为考究,而作伪者大多书法拙劣、千人一面。三是浅绛彩瓷与粉彩的区别,一定要将民国年间的粉彩瓷、水彩瓷与浅绛彩瓷区分开来。四是浅绛彩瓷珍品与滥竽充数之作的区别,收藏者要盯住浅绛彩瓷艺人的佳作上,潜心收集艺术价值高的杰作,则一定会获得大的。
清光绪 金品卿 浅绛花鸟圆板
直径:36cm
题识:笏臣爵宪大人清赏,属吏冯兰森谨呈。(冯印、小帆)
RMB:380,000—500,000
落槌价:380,000 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