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自清洗过滤器注意事项
1. 设备应采用旁通式安装,以便设备在不停机状态下检修与维护。
2. 本设备可根据现场情况采用水平或垂直安装,设备按进出水口方向与管道连接,当垂直安装时,设备进水口朝上,水平安装时,排污口朝下。
3. 设备进水口、出水口、排污口均应加装阀门(排污阀应为快速阀)。
4. 设备之间净距离不小于1500mm;设备与墙体净距离不小于1000mm;设备与四周应留出不小于500mm的维修空间。
5. 设备进出口管道上,应以靠近管口处设置管道支架;直接与容器管口相连接的大于或等于DN150的阀门下面宜设置支架。
国内空气过滤器检测主要依据GB/T 13554-2008《空气过滤器》、GB/T 14295-2008《空气过滤器》、JB/T 6417-1992《空调用空气过滤器》、GB/T 6165-2008《空气过滤器性能试验方法 过滤效率和阻力》,检测方法包括钠焰法、油雾法和计数法三种,以钠焰法为基准方法。
过滤器漏点原因分析
安装人员的责任心不强,造成安装不当
房间风压没有调试到位,不符合设计参数
本身漏,缺陷出厂
检验不严
滤材质量不佳
运输不当
滤材与边框连接不严密
过滤器的滤材主要为玻璃纤维滤纸。国际上,HEPA 滤材的试验滤速一律为 5.3 cm/s(0.32 L/ min·cm2)。长期以来,国内滤纸厂使用 1.0 cm/s(0.06 L/cm/min)。溯源,可能源自苏联半个世纪前援助项目规定的比速 0.05L/min·cm2。只有军标曾规定试验滤速为 5.3 cm/s。试验滤速低,测得的过滤效率会多一个 9 以上。
对于带静电材料,效率会多两个 9。以前,制造 3-9-7(99.97%)的过滤器,过滤器厂要向滤纸厂家购买 5 个 9(99.9999%)的滤纸,有人解释说过滤器制造过程中因滤纸损伤而丢了一个 9。其实,那是试验滤速低而导致的效率值“虚高”。这一问题直到 2004 年才被揭露,见附件 E.2。20055 年至今,国内主流滤纸厂纷纷将试验滤速提到 5.3 cm/s,以使自己的试验数据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可比性。
在待测过滤器的上游端发PAO气溶胶作为尘源,待气溶胶混合均匀也就是当上游浓度值稳定后,用气溶胶光度计进行检测,把该浓度值设定为基准值。上游浓度值设定后,不要再调整PAO气溶胶浓度。用光度计在过滤器下游逐点扫描,检测气溶胶浓度,下游浓度与设定的上游浓度的比值,就是过滤器的泄漏率(也称透过率)。
要测试过滤器的泄漏率,满足三个条件:
1、能将气溶胶引入系统。
引入气溶胶好的地方是风机的负压端。此时发生器产生的尘粒都能被风机吸入系统,气溶胶对环境的干扰小;气溶胶混合得比较均匀;发尘不需正压密闭环境,发尘难度低。例如:FFU进风口、洁净工作台进风口等。
有些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只能在接近过滤器的位置进行发尘,此时需要克服过滤器上端的气流压力将气溶胶压入静压箱,发尘难度较高;发尘时泄漏到现场测试环境的气溶胶比较多,环境中气溶胶浓度高,容易对测试带来干扰;气溶胶混合不均匀,上游浓度波动大。除非迫不得已,我们不推荐在此处发尘。
有些设备制造厂家没有相关的测试经验,将气溶胶发尘口设置在风机的正压端,给测试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大家在编写设备URS的时候,一定要将此要点写入,要求设备制造厂家将发尘口设置在风机的负压端,为后期的验证创造有利条件。
2、能够检测到稳定均一的气溶胶上游浓度。
上游浓度测试口都设置在靠近过滤器上游端的地方,由软管连接到容易采样的位置,例如净化空调系统房间送风口静压箱。有些老旧的静压箱没有上游浓度测试口,则对静压箱进行改造。
3、能够在过滤器下游端对过滤器出风面进行逐点扫描。
能够进行逐点扫描的,可以测得过滤器任何位置包括边框的泄漏率,少量生产设备的过滤器位于设备内部无法进行逐点扫描,此时只能在设备出风口测试过滤器的整体泄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