戗脊,又叫做金刚戗脊,俗称“岔脊”,是歇山屋面上与垂脊相交的脊。由于戗脊是沿角梁方向的脊,所以有人把庑殿垂脊也叫做戗脊,进而把凡是沿角梁方向的脊,如攒尖建筑的垂脊、重檐建筑的角脊等都说成戗脊。在其中中,又习惯把较短的叫做岔脊,如重檐建筑的角脊就被叫做岔脊。
围脊,沿着下层檐屋面与木构架(如承椽枋、围脊板等)相交处所做的脊。围脊多能头尾相接呈围合状,故俗称“镉腰脊”。有人把固脊叫做下檐博脊或重檎博脊,甚至千跪叫做博脊。叫它下檐博脊或重檐博脊已嫌含糊,如也叫博脊就会与真正的博脊相混淆。所以围脊既然已有了区别于其他脊的名称,还是明确一些为好。
古建筑屋脊按照位置不同,屋脊有正脊、垂脊、博脊、角脊、“戗脊”、元宝脊、横屋脊、圈脊。按照做法不同,屋脊可以分为大脊、过垄脊、清水脊。正脊是处于建筑屋顶高处的一条脊,它是由屋顶前后两个斜坡相交而形成的屋脊。由建筑正立面看,正脊是一条横走向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