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民众日常生活的阶段性物证、现当代城市重要历史表征和历史事件的收集,对于一个博物馆尤其是城市博物馆,非常重要。
如首都博物馆2003年非典期间收集的物证,将成为给后人讲述这段历程难得的物证,再如APAC期间世界国家手签的“未来之舟”,也将成为记录北京这座城市在国际上扮演重要角色的珍贵物证。
当下中国博物馆正在实践“让文物活起来”给大众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以此增强公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全国博物馆界互借文物共办展览的工作非常频繁;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给博物馆藏品的研究与展示提供了便利条件。
如何使博物馆之间的藏品开展更深入的交流?同类型同地域博物馆重复品的交换与价拨,即是“让文物活起来”的深层次合作,也许不久可以看到这些合作。
当然,当今博物馆的文物征集工作,已经成为高危职业,社会上许多艺术家或工艺大师们,都非常乐意请博物馆收藏他们的作品,但博物馆不能因为增加收藏品而背离收藏的定位与门槛,因为艺术作品一旦被博物馆收藏,它在艺术品交易市场的价格会转眼倍升。把握博物馆收藏的品质,是博物馆人维护职业道德的坚持与职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