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币光绪元宝1898年--1907发行,正常成色为89%-90%。正面铸有铭文,顶部铸楷体“XX省造”或“造币总厂”,底部铸货币价值如:“库平七钱二分”,中心直读“光绪元宝”四字,币中心为满文“光绪元宝”。银币背面外圈顶部用小号英文标准字体铭“XX省造”或“造币总厂”字样,下面为英文货币价值,内圈铸有中心为蟠龙图,品相,其审美风格特。钱币虽小,也可管窥社会文化一斑。
造币总厂七钱二分品种,在XF40、XF45、AU50和AU55几个评级段中均回落明显,已经与2021年春拍期行情表现相当。例如自2021年春拍至2022年春拍阶段出现了一波高速拉升后,在2022秋拍与春拍环比,XF40由16.1万下跌至5.5万、XF45由20.7万下跌至5.75万、AU50自23万下跌至7.13万等。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下。
云南省造光绪元宝铸造发行的版别也是比较多的,一般分新龙跟老龙版别的, 常见的就是三钱六分的,以及一钱四分四厘等,为少见的当属七千二分的,也是具有收藏价值的一种钱币之一了。下面就分享部分云南省造光绪元宝的市场行情价值看看:
1908年云南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一枚,底版细腻亮洁,光感十足,PCGS MS61
估价:10000-20000
成交价:212750
1896年湖北省造“本省”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
成交价(人民币): 436.8万
2007年诚轩秋季拍卖会钱币专场
1896年湖北省造“本省”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一枚,Y-127/LM-177,清末流通银圆珍品,由湖北银圆局仿广东银圆式样铸行,初铸时龙图左右嵌“本省”二字,以示与外省有所区别,后因窒碍难行,仅短暂流通即被回收改铸,再铸时将“本省”两字去之,未销毁重铸而留存至今者廖若晨星,且所见多有磨损或打戳;拍品为名家旧藏,流传有绪,且铸造精整,原光通透,状态颇佳,品相于所见已属,PCGS AU5
1900年庚子江南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
成交价(人民币): 391万
上海天衡2011年春季拍卖会(天衡原拍品图片未找到仅以此图代表,其原不及原物)
1900年庚子江南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一枚,该币雕刻精美,铸造工艺,镜面版底光洁无痕,正面五彩氧化后呈现的光泽,绚丽多彩,美轮美奂;背面龙鳞满打,银光明亮如镜,状态之,也是目前公认龙洋流通币高品项的代表,长期为美国PCGS鉴定公司中国宣传代表之作,相信此币成交将会引响中国流通币全体价格。
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三分"光边"加厚试铸样币
成交价(人民币): 356.5万
2019年泓盛春季拍卖会第0174号拍品
1889年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三分“光边”加厚试铸样币一枚,此币打制精美绝伦,镜面底版,光亮如新,边齿及马齿锐利,龙鳞满打,立体感,蓝绿色欧洲包浆,品相,英国伯明翰(喜敦)造币厂制模,广东钱局试铸,光边版存世仅二、三枚,极为难得罕贵,清代龙银大名誉品,金盾PCGS SP63,为此公司此品种高分数者且入盒者。
清末铜价剧涨,民间毁钱为铜,以获数倍之利,市面出现钱荒。广东因停铸制钱,市面制钱日乏,小额流通十分不便。为救钱荒,同时受香港铜元及外币影响,光绪26年6月,两广总督德寿与前总督李鸿章奏准广东仿香港铜仙铸造机制铜元。故清代机制铜元的铸造由广东伊始。继而福建、江苏、四川等省相继仿铸铜元。铜元以红铜95%、白铅4%、锡1%配合,每枚重二钱,当制钱十文。正面中央为“光绪元宝”及满文“宝广”,外环珠圈,上缘纪地文字为“湖北省造”。下缘纪值文字为“当十”;背面中央铸“飞龙”图及珠圈,上缘英文纪地“KWANGTUNG”,下缘英文纪值“ONECENT”。 另有当二十的光绪元宝,正面为“光绪元宝”,外缘上为满文及户部(或省名),下为当制钱二十文。湖北省开我国铜元之先河,此后的五十年,铜元被大量制造,总数应上百亿枚,至今大量存世。故普通铜元价值不高。由于机制铜元较之方孔铜钱铸造精良,市商乐用,流通顺畅。次年,即谕令沿江沿海各省准许仿铸。尔后,全国各地纷纷开机铸造铜元。故当十铜元铸造地各异,这是区分不同当十铜元的明显特征。
银色,即是银圆呈现出的金属色彩。真银圆的银色白色中透着滋润,光泽柔和,颜色中透出一种自然沁色。假银圆虽是白银制造,但是由于金属成分的配方,它的银色和老银圆有着差异,一般是白里透着青,光泽较强,颜色生硬刺眼,用行话说:就是带“贼光”。这一点通过多观察,比较容易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