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业在外贸行业中率先复苏。”浙江东进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运动型功能面料生产,董事长陈明贤说,企业订单3月份中断、4月份重启,9月份则超预期回暖,全年销量和利润预计实现增长。
9月份以来,绍兴布婷纺织品有限公司工厂一直处于满负荷状态。在包装仓库门口,一批发往迪拜的人棉面料正用3个集装箱车同时装货。
“近两个月的订单,是整个上半年的1.5倍,这个增速预计还能保持一段时间。”企业总经理钱水江介绍,目前公司订单爆满,主要是“”沿线国家和地区,每天至少出五六个集装箱。
“在中应变,公司以科技赋能时尚,将防护面料时尚化、常态化。”绍兴乾雍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萧兴水介绍,企业精心研发的杜邦聚乙烯数码直喷印花面料,具备防晒及一定防疫功能,深受市场认可。
柯桥纺织外贸强势反弹的路径清晰、复苏态势明显。今年季度,柯桥区大纺织业实现产值725.20亿元,同比下降幅度持续缩小。
的封闭式染缸在车间依次排开,周边是数十条密封管道,昔日印象里染缸的脏臭已是“过去时”;设计师地位大大提升,目前已经集聚1400多名,其中四分之一来自国外……
“以前靠销售员,现在靠工程师和设计师。”柯桥中国轻纺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纺织产业大数据中心主任张晓明说,柯桥纺织企业经历过一次次危机,锻造了更加坚韧的生命力。
是一面镜子,能照出地方产业的抗击打能力,也折射出中国制造的核心竞争力。
早在5年前,纺织业一度被认为是污染产业、夕阳产业,甚至面临存续危机。在柯桥,经受环境整治洗礼,以及中美经贸摩擦、全球连番考验,当地纺织业在压力下甩掉包袱和犹疑,不断夯实纺织全产业链竞争力。
“轻纺行业里,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有柯桥这样完整的全产业链。”钱水江坦言,从源头化工产品到纺织到印染,再到后整理,环环相扣一应俱全,柯桥纺织做到了“”。
完整的全产业链和全供应链,带来强大韧性。期间,柯桥企业“见缝插针、灵活转向”能力凸显,无论是防疫物资应急生产,或是凭借产业链稳定性虹吸订单,都展现出特的比较优势。
记者了解到,除了此前存量的外贸渠道逐渐疏通,近期柯桥企业还接到不少增量订单。比如,东南亚多个国家导致复工复产困难,出于规避风险考量,部分订单开始转移到柯桥。
绍兴柯桥海隆纺织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斌告诉记者,一款名为牛奶丝双面磨毛印花的面料原先生产基本在印度,近已经转移到柯桥,仅他们公司这几个月就完成了将近7000万元的订单量。
而在前几年,关于国内产业链转移的说法,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不少人担忧我国纺织业整体南移。
对此,柯桥多位纺织企业负责人说,产业链中的部分特别是下游“溢出”,是轻工业发展的正常现象、主动行为,一些国家具有低廉的人工成本优势,但从产业链完整性、基础设施、营商环境、劳动效率来说,短时内并不具备取代我国纺织业的可能性。
偌大的印染车间里,不见染料鲜见人,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粗细不一的输送管道和自动化设备。从旧厂址到新厂址,再到扩建的厂房,近三年间,记者三次走进迎丰科技,每次都有新发现。
“内销和外销,就像企业的‘左膀右臂’,哪里需求多,我们就能更侧重哪里。”说起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浙江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傅双利坦言,企业发展实践表明,内外联动是渡过难关、应对外部风险的关键法宝。
无偶,目前柯桥大的纺织外贸企业、浙江凡特思纺织有限公司,同样践行着一条内外联动的贸易实践。2019年,凡特思出口贸易额超过2亿美元,以欧美市场为主,其国内贸易额则接近5亿元,实现大幅增长。
在冲击下,这家企业依旧展现出惊人的应变能力:截至今年7月底,营收实现与去年同期持平,利润则同比上涨;截至10月底,企业营收、利润均实现增长。
在浙江凡特思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傅光怿看来,当前我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全球,国内工贸企业做大做强,单纯依靠内贸或者外贸,都难以适应复杂变化,内外联动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则是应对外部风险、拓展迂回空间的关键布局。
“在大变局中打开新局面,需要在新发展格局中找准自身定位,强筋壮骨抵御外部风浪和冲击。”柯桥区委书记沈志江说,多年来柯桥专注实业、主业,不断夯实比较优势,从“产业集群”到“全产业链”,再到“产业生态”的步子越迈越稳。
在马鞍,不仅可以见到繁荣发展的现代化工业,还有着一幅幅美丽的田园诗画。“3A级景区村”,“五星达标村”,这些村落,驼峰山游步道、木枝湖公园、滨海大河等城市景观与商业街、蓝印小镇、“深夜食堂”相映成辉,弹奏出城市时尚生活的马鞍布鲁斯。
不仅于此,街道还统筹均衡,提升城市功能,近3年来累计投入近20亿元用于道路网架延伸、建成区域拉大、配套设施完善、环境治理日测日控等项目建设,使“北工中城南闲”规划目标成为美丽的现实。
为由点及面加强城市基础设施与镇村生活圈建设,街道投入资金,高标准开展“八个一”惠民工程建设。医务室、城市书房、健身跑道、智慧文化礼堂、灯光篮球场、笼式足球场、健身角、老年活动中心成了村里的“标配”。看看书、跑跑步、打打球、闲话家常……百姓的生活更加丰富,笑声也更多了。
看病就学不用愁,日子过得有奔头。在民生保障上街道不断破题,着重改善教学条件、提升教师待遇,教学质量有保障;政策,留住人才,外来员工子女入学得到有;建设中的三乙级的综合医院,就医就在家门口,美好生活的画卷在徐徐打开。
马鞍,在这片昔日“围涂精神”构筑起的滩涂上,借力美丽城镇建设,正以蓬勃向上、一日千里的精神打造实力马鞍、品质马鞍、幸福马鞍、平安马鞍。
临近岁末,柯桥经济技术开发区传来产业捷报:历经数年,滨海工业区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申报顺利通过验收。这表明以印染产业为主体的滨海工业区历经多年改造提升和绿色蝶变,成功探索出了一条循环化发展道路。
2012年,国家就园区循环化改造出台相关意见,提出要推进各类园区按照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要求,通过优化空间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并合理延伸产业链,打造循环链等,实现园区资源、循环利用和废物“零排放”。
近年来,柯桥以核心产业集聚升级为抓手,将全区212家印染企业整合提升为108家,集聚搬迁至滨海工业区,并全面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各类循环化改造,同时加强集中供水、供电、供热和污水、污泥集中处理等公共配套建设。滨海工业区循环化改造试点历时5年,累计投资43.24亿元,完成了以污水集中处理、废弃物综合利用等为主的68个循环化改造项目。如今,该园区早已旧貌换新颜,印染企业摆脱了“污染大户”的形象,四大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62%,基本实现绿色“零排放”。
跨出产业集聚的步后,柯桥区又在发展园区内循环经济上作出积极探索。印染企业生产中产生的印染污泥,都会运到浙江龙德环保热电有限公司进行环保焚烧,产生的热又会输送回印染企业。类似这样的多种举措让企业之间建立了循环经济产业链,有效实现了源头减量、物尽其用。园区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工业增加值相比改造前增长121%,资源产出率提高113%;企业与企业之间协同共生,循环经济产业链关联度达85.72%。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进产业基础化、产业链现代化。现阶段,柯桥区正瞄准全域化提质目标,实施链式提升发展战略,激发循环经济发展后劲。柯桥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一方面大力推动产业链招商,签约落地中纺绿纤、恒鸣化纤等一批新材料企业,以及日本东伸、恒天立信等一批纺织印染装备制造企业,为以大纺织为核心的产业链强链补链;另一方面,全面推动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大“互联网+”赋能,引导纺织印染企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环思智慧、数制科技等本地互联网企业已与多家印染企业合作,打造“智慧工厂”。
10月24日,阿克苏地区纺织印染招商座谈会在绍兴市柯桥区召开。30余名纺织印染企业家代表齐聚一堂,共话合作,共谋发展。
地委委员、行署常务副专员梁峰源参加活动并讲话。他说,阿克苏地区纺纱、织布规模日渐扩大,印染环节是当前发展的突破点,而柯桥是印染的发源地和鼻祖,希望通过考察学习交流印染产业发展经验,明确符合阿克苏地区发展的举措,接洽一批有产业转移意向的企业家。阿克苏地区将竭尽所能完善要素保障和污染治理,打造适宜印染产业发展的投资环境,为项目落地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绍兴市副秘书长赵文栋表示,绍兴市是全国纺织印染、轻纺的发源地、集散地,产业链完整配套,与阿克苏地区具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将全力搭起绍阿两地纺织印染产业合作发展的桥梁,实现产业援疆新突破。
印染废水的特点非常明显,有机物含量高、色度高、CODBOD浓度大、可生化性差。其次,废水的水质会随采用的纤维种类和加工工艺的不同而产生变化。高浓度的印染废水一般为机织布退、煮、漂废水,牛仔线浆染废水,印花废水和碱减量废水等。中等浓度的印染废水一般包括毛织物染色、针织染色、效绸染整等。低浓度的印染废水一般包括牛仔服饰洗漂废水等。
面对日益严格的环保政策,企业如何废水排放不超标呢?水质监测作为环境保护的指向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深圳朗石作为在水质监测行业深耕12年的一家公司,一直致力于成为全球的水岸全水智慧,包括水环境管理平台,智慧运维管理平台,系统集成,微型智能水质监测站,全系列智能化水质在线监测设备,实验室自动化与应急检测仪等系列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与服务。朗石是国家重金属检测企业,是国家水站建设设备供应商,产品广泛污染源,地表水,现场应急等水质监测领域,为超过1500家环境监测站,2000套大中型企业,100套高校科研院所提供,可靠,稳定的水质监测设备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