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碳”目标,当公众把目光聚焦在能源、制造业等高耗能产业之时,却鲜有人会将一盒牛奶、一把蔬菜亦或是一支冰淇淋跟碳中和关联到一起。日前,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认定国内山茶油碳中和产品引发热议,某生鲜上线首批带有零碳认证标识的有机蔬菜,奶制品企业上市碳中和有机奶,则无一不是在宣告,碳中和食品已经广泛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可以说,食品碳中和对于企业而言困难重重,仅从认证一项就可见一斑。但目前来看,国内农业、食品行业的碳足迹认证需求呈爆发式增长,进而也给认证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当前零碳食品、碳中和食品没有国家标准的情况下,认证机构可以采用国际标准,或者自己开发相关标准开展认证。但问题在于,一些机构既未获得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批准的认证资质,且不是立第三方,其开出的所谓的“碳中和证明书”,实际上在打碳中和认证擦边球。也就难怪有业内人士坦承,在零碳食品缺乏相关法规和标准的情况下,这么搞必然会有企业夸大减排效果,并以谋利为目的来误导消费者。
"一款成熟的“零碳食品”得来不易。根据国际通用做法,想要达到碳中和或者零碳,可以通过碳减排或者碳抵消来实现。,在生产端需要改造工厂的生产设施,在原材料、运输端、销售端也要符合一定要求,并花费资金邀请认证机构进行认证。
目前,盒马零碳有机蔬菜、伊利碳中和牛奶、达能碳中和工厂背后的碳减排及碳足迹认证成本,均由企业自行承担,未转嫁给供应商及消费者。在成本增加的背景下,零碳食品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的未来?"
宁德时代介绍称,宜宾工厂应用了自主研发的 CFMS 智慧厂房管理系统,通过对厂房系统及设备运行数据的自动获取,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实现低碳运行。此外,在能耗较大的群组设备中,通过系统运用全局优化算法,计算当前负荷条件下系统总能耗小时的各子设备的运行参数,实现主动式优化控制。
"从必和必拓获悉,无锡宝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将于今年8月向必和必拓位于智利的斯宾塞铜矿交付世界首批碳中和输送带。输送带经全球的测试、检验、认证机构SGS认证,达到PAS2060: 2014碳中和标准。
无锡宝通生产的该批输送带由SGS按照相关标准认证颁发了世界“碳中和钢丝绳芯橡胶输送带”证书。该批输送带将发往必和必拓的斯宾塞铜矿,用于生产和运输斯宾塞矿区的产品。
无锡宝通是必和必拓澳大利亚和美洲矿山的重要输送带供应商。在双方减碳合作试点项目框架下,宝通对必和必拓采购的部分输送带进行了碳补偿,在交付前采取有效方法,根据估算排放量,抵消生产输送带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为响应国家“2030碳达峰 2060碳中和”目标,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尚赫适时进行布局、调整,使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近日,尚赫牌蛹虫草胶囊获国内碳中和保健食品认证。
此次碳中和认证,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CNAS)认可的第三方认证机构,按照国际通用标准PAS 2050:2011《商品和服务在生命周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评价规范》及ISO 14067:2018《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和指南》对尚赫牌蛹虫草胶囊的产品碳足迹(半生命周期)进行评价分析。由此,尚赫牌蛹虫草胶囊成为国内通过碳中和认证的保健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