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赛道里面第1名是火锅,第2名就是烤肉,之所以烤肉没有火锅热度高,是因为烤肉的顾客年龄层多在30岁以下,相对年轻。随着时间的推移,95、00后一旦成为消费主力,烤肉大概率会在全国迅速铺开。目前烤肉赛道还正处在竞争的初级阶段,大家都在跑马圈地,但近两年烤肉整体往上走的趋势明显,未来烤肉赛道也会涌现出更多全国性的品牌。
有别于以往海底捞跨品类做快餐粥铺、拌面,这些对手有本地固有品牌、夫妻小店等,用正餐的逻辑打快餐,结果可想而知。但是在烤肉赛道,海底捞确实有优势,优势及关键点之一是供应链,海底捞深耕火锅数十年,有强大的供应链体系做支撑。关键点之二是擅长玩情绪价值。当下的年轻人已经不满足于吃本身,而在于去哪个店体验,然后我有更好、更嗨、更爽的整体氛围。
火锅小店还能撑上三四个月,6月份会迎来一波倒闭潮,所以,小店还应聚焦再聚焦,只做一款产品,旁枝末节删去,所有SKU只往一处发力。同时,由于消费力尚未完全恢复,大众购买产品,仍会以功能性和实用性为主,餐饮再次回归到“吃饱”的阶段,像今年比较火的下饭小火锅,就广受打工人欢迎,还有扩张的川菜馆和湘菜馆,都释放了一个信号,即,“做更下饭的产品”。小店、下饭菜,将是2024的火锅从业者们思考的一个方向。当然,不是任何下饭的品类都有市场,顾客消费行为在降级,消费理念却在升级,美味可口、环境舒适、服务周到仍是前提。
升级的2个方向,舒适和可视化,过去一年,诸多火锅品牌开启狂飙式的场景升级,诸如围炉煮茶风、露营风、东南亚风等等,有的还直接把火锅店搬到溶洞里、水泥管里,以形成差异化的场景。但目前来看,这些场景多少有些剑走偏锋的意思,实际上,大众对场景的需求,舒适多于新奇,有些场景看似创新,但顾客坐着不舒服、就餐不方便,体验感就会很差。尤其是一些露营风的火锅店,座椅太过矮小,顾客坐下,须弯腰挤腹,无论吃喝,皆不顺畅,这样的场景无疑是忽视了顾客体验感。
2024年的供应链有两个方向需要注意。
一是“削赘肉”,砍掉可有可无的品类,从用户处调研,哪个产品更有市场竞争力,再用优势打市场,并不断追击优势,未来的餐饮市场,一定会走“品类细分化”和“品牌表达化”道路。顾客购买,从产生动机到达成交易,是一个“用品类思考,用品牌表达”的过程,即,先思考买什么,再思考买哪个品牌;将品类细分,是品牌赢得用户心智的步。
二是“尖货平价化”。火锅品牌对供应链的需求很简单,即,味道好、品质稳定、有利可图。尖货的本质,是助力火锅门店拥有差异化竞争力的产品,背后是对用户需求的洞察、对应用场景的理解、对产品的设计,以及市场变化对敏捷反应;而平价的本质,则是大众的心理预期,这需要深度调研。值得注意的是,平价不是便宜,更与价格高低无关,只与顾客的“心理账户”有关,即是,顾客在对日常开销分门别类时,餐饮消费的占比有多大。
“瀑布”系列,主抓份量感,呈现暴力美学
去年的千丝系列余韵尚在,今年的“瀑布”系列又横空出世,它没在原材料以及复合口味上做创新,主要围绕份量、超级性价比做文章。提到“瀑布”,我们想到的就是“飞流直下”“壮观”,此系列也是如此,出品、摆盘“暴力美学”,一下子就能抓住眼球。瀑布肥牛,之前,许多肥牛会平铺在盘子上,或者做成圆形蛋糕似的摆盘。这种瀑布肥牛,通过阶梯式的摆盘,让肥瘦相间,颜色鲜艳的牛肉整齐垂下,谁看了不说一句“壮观”!有的店还会让店员戴着牛头面具上菜,为这道菜增加仪式感,像金姐、西川霸牛等都上新了此类产品。瀑布土豆片,许多店都上新了这款产品,一指宽度,切得薄如蝉翼的土豆片起码3米长,许多顾客感叹“得站在板凳上才能一口气吃完”,因为薄,烫煮时间也短,沾满红油捞起,视觉冲击力很大。在此基础上,窗花藕片、鱼网土豆也是同样原理,不过大家还是对瀑布土豆片的接受度更高。瀑布毛肚面,今年,许多门店也把千层肚当作爆品打,比如这种毛肚面,摆出来比脸大,直接当面条嗦,脆爽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