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消费者调研结果中显示,消费者对风噪的抱怨排列在TOP5的位置。之所以风噪会高居榜单前列,与其本身的特性有很大关系。由于风噪单调重复,且频带宽、强度高,因此在长时间的长途驾驶中,驾驶者很容易在这种白噪音的影响下产生烦躁、疲倦等情绪,从而影响新车安全。因此,控制风噪既是降噪的重要一环,也是提高行车安全性的重要一环。
尽管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他们还没有意识到风噪的重要性,但却无形中深受影响。与之相对的,是部分拥有底蕴与先见之明的车企们,早早将注意力放在了这之上,比如在9月16日,长安就对旗下车型长安-UNI-T进行了一次公开的风噪测试。
为什么日本车能在中国卖的那么好?因为小日本真的懂咱中国百姓的心思。日本车企做过一个调查,中国消费者在乎的10个新车质量反馈,个反馈中四个是关于噪音的,而美国消费者只有一个。
定位不同,需求各异,那么这家日企就针对降低噪音,投入更大的研发力度,针对性的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有人要说了,隔音降噪不就是加密封条么?看过机械前线之前文章的朋友应该知道,车内的噪音控制,光贴密封条是远远不够了。接下来,我们以东风日产天籁为例给大家讲讲,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日本人处理问题的方法思路值得我去学习。
订立隔音性能目标很重要
作为日产在中型车市场上的主力车型,日产新款天籁的静音水平直接影响着其市场竞争力。面对同级竞品更新换代带来的隔音性能提升,日产新款天籁又是如何实现自我提升,保持自身在舒适性和静音方面优势的呢?
在产品企划阶段,东风日产就已经参与到新款天籁的项目里面来,对中国消费者以及中国市场上的中型车进行了调研工作。根据竞品现款车型的性能指标,预估出其改换/换代车型的性能指标,结合中国市场消费者的需求,拟定国产版本新款天籁的性能目标,其中就包括今天我们要讨论的隔音性能目标。该隔音性能目标与现在或者将来的竞品相比,持平或者更好,这样车型才有足够的市场竞争力。
气动声学和流动噪声是20世纪50年代从流体力学和声学这两个经典学科中产生出来的交叉学科,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请代码中属于数理学部,具体分类为流体力学中的子学科“流动噪声与气动声学” (A020407) 和物理学中的子学科“水声和海洋声学及空气动力声学” (A040502)
。
有别于经典声学,气动噪声或流动噪声所讨论问题的一个显着特点是运动的流体介质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都有不可忽略的影响。
二战前后,关于流动脉动对机翼影响、起降噪声、德国U型潜艇螺旋桨噪声工作,是气动声学和流动噪声研究的发端,
同时人们也已认识到背景介质流动对声传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