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油墨,胶印主要是用树脂型油墨。 树脂型油墨有以下几个特点:
1.油墨固着速度比较快。
2.干燥快。
3.油墨光泽感强,色泽鲜艳。
4.抗水性强。
5.印刷性能比较好。
树脂型油墨种类: ①溶解型树脂连结料。 ②分散型树脂连结料。 ③胶质型树脂连结料。 ④挥发型树脂连结料。
回收油墨,油墨通常加入的料对油墨有以下影响:
①加入干燥剂对油墨层有很强的催干作用,通常加入干燥油含量17%左右,使用干燥剂时现用现配,以免结膜。在油墨中燥油含量不能超过2%,过量容易晶化,第2色比第1色要多放入,冬天气温低比夏天要多放一点。
②加入调墨油后增加了油墨的流动性,展刷性,可是降低了油墨的浓度、粘度,对于油墨的干燥性也有所降低。
③加入去粘剂降低油墨的粘性,同时也使油墨的塑性增加。
④加入冲淡剂冲淡原墨以适应墨色的要求。
⑤加入亮光浆可增加油墨的光亮度。
油墨是用于印刷的重要材料,它通过印刷或喷绘将图案、文字表现在承印物上。油墨中包括主要成分和辅助成分,它们均匀地混合并经反复轧制而成一种黏性胶状流体。由连结料(树脂)、颜料、填料、助剂和溶剂等组成。用于书刊、包装装潢、建筑装饰及电子线路板材等各种印刷。随着社会需求增大,油墨品种和产量也相应扩展和增长。
密度
密度是指20℃时,单位体积油墨的重量。用g/cm3表示。油墨的密度决定于油墨中应用的原料的种类及其比例,并受外界温度的影响。油墨的密度与印刷工艺有着一定的关系。油墨的密度关系到印刷过程中油墨的用量。在相同的印刷条件下,密度大的油墨用量大于密度小的油墨。
油墨的密度过大,主要是因为油墨中颜料的密度大所致。在印刷过程中,由于连结料无法带动密度过大的颜料颗粒一起转移,使颜料等固体颗粒堆积在墨辊、印版、或橡皮布表面,形成堵版现象。特别是在高速印刷或油墨稀度较大时,使用密度大的油墨更容易出现这种现象。同时,密度大的油墨与密度小的油墨混合使用时,若二者差距过大,容易产生墨色分层现象。密度小的油墨上浮,密度大的下沉,使油墨表面的颜色偏向于密度小的油墨,底部油墨的颜色则偏向于密度大的油墨。一般情况下,印刷油墨的密度在1g/cm3到2.25g/cm3之间。
细度是指油墨中颜料、填充料等固体粉末在连结料中的分散的程度,又称分散度。它表明了油墨中固体颗粒的大小及颗粒在连结料中分布的均与程度。油墨的细度好表明固体粒子的细微,油墨中固体粒子的分布均匀。油墨的细度决定于连结料对颜料等固体的润湿程度及油墨搅拌、轧研后油墨的细度好。
油墨的细度关系到油墨的流变性、流动度及稳定性等印刷适性,是一项很重要的质量指标。油墨的细度差,颗粒粗,印刷中会引起堵版现象。在平版胶印和凹印中会引起毁坏印版和刮刀的现象。而且由于颜料的分散不均匀,油墨颜色的强度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影响油墨的着色力及干燥后墨膜的光亮程度。
化学性
这项性能是指油墨在酸、碱、水、醇或其他溶剂的作用下,颜色及性能不发生变化的能力,又称为油墨的耐化学性或耐抗性。油墨的耐化学性强,在酸、碱等物质的作用下,颜色和油墨的性质不会发生变化。油墨的耐化学性是由颜料和连结料的种类及性能决定的,并与颜料和连结料结合的状态有关,与油墨的稳定性有关。
承印物、印刷油墨以及其他材料与印刷条件相匹配、适合于印刷作业的性能,叫作印刷适性。油墨的印刷适性指油墨与印刷条件相匹配,适合于印刷作业的性能,主要有黏度、黏着性、触变性、干燥性等。
油墨的干燥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渗透干燥:油墨中的连结料,有一部分渗透到承印物里,另一部分与颜料一起固着在承印物表面而干燥。高速卷筒纸印刷机使用的非热固性轮转油墨,一般以渗透干燥为主,主要印刷报纸、期刊。
氧化聚合干燥:油墨中的连结料在空气中的氧气作用下发生聚合反应,在承印物表面成膜而干燥。胶印亮光树脂油墨,颜色鲜艳,光泽性好,主要以氧化聚合干燥为主,用于印刷精细的胶印产品。
挥发干燥:油墨中的部分连结料挥发到空气中,剩余的连结料连同颜料固着在承印物表面而干燥。凹版印刷油墨是用挥发型溶剂为连结料的,所用的连结料是对人体有危害的苯、二甲苯。挥发燥的油墨特别适合印刷没有吸收性的薄膜材料,如塑料薄膜、金属箔等。
除此之外,油墨的干燥还有紫外线、红外线、热固化等多种形式。许多油墨的干燥,常常是两种干燥形式相结合来完成墨膜干燥的。
印刷过程中,如果油墨的干燥不良,将会引起纸张背面蹭脏、粘页、墨膜无光泽、油墨晶化等印刷故障。为了加快油墨的干燥速度,可以在油墨中加入催干剂。常用的催干剂有钴燥油、锰燥油、铅燥油等。为了降低油墨的干燥速度,可以在油墨中加入干燥抑制剂。
制造油墨应根据油墨的种类,使用的目的,印刷的对象,色彩及油墨的各项要求和标准进行反复多次的试验,调整各组分的配比,后确定佳的配制表。批量生产中按此配制表进行严格的控制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