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绝缘子“零值”自爆和良好的残段抗拉强度
“零值”自爆这种特性是钢化玻璃绝缘子优于其他绝缘子*显著的特点。钢化玻璃绝缘子无隐蔽缺陷,与瓷绝缘子相比,只要玻璃体是完好的就不用检测,给线路运检部门巡线和及时发现提供了的便利。自爆后的玻璃绝缘子残段仍然具有很好的抗拉强度。残段的电气性能同样可靠,即使有过高的电应力,如过电压引起的闪络跨越包括残段的绝缘子串时,内部电弧被残段头部压得很紧的玻璃颗粒所阻止,而电弧完全在外面。所以不会造成线路掉线的恶性事故。当玻璃绝缘子在自破时,落地的碎玻璃呈不规则的颗粒状,颗粒直径约10 mm。由于玻璃绝缘子串下方有电气设备,颗粒掉在设备上,二次散落的范围较大,直径可达3~4 m。玻璃绝缘子串所挂构架的下方,有阻波器、避雷器、隔离开关、耦合电容器,包括主变压器等电气设备,其玻璃颗粒不会打坏电气设备。
玻璃绝缘子寿命长及电气性能好
绝缘子玻璃件经钢化处理(760~ 780℃)获得均匀分布的钢化内应力,它是一种永88久应力,不会随产品运行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线路运行时的高温度为70~8O℃ ,远低于玻璃的退火温度;如遇雷击或污闪时,虽电弧温度可达3 000℃ 以上,但燃弧时间极短,玻璃不可能产生退火现象。因此,玻璃绝缘子具有寿命周期长和不易老化的特点是有科学依据的。同时,钢化玻璃介质的平均击穿强度达1 700 kV/cm,如雷击灼伤玻璃表面(深度1~2 mm)未伤及铁帽、钢脚时,该产品能继续使用。而瓷绝缘子灼伤瓷釉和合成芯棒时,这两种产品就更换。所以,玻璃绝缘子的电气强度在整个运行过程中相当稳定,电气性能化。
残锤分析
钢化玻璃绝缘子自爆后的伞盘玻璃碎散落后形成残锤,残锤上的玻璃形态可以为自爆原因分析提供帮助。残锤玻璃形态类型:
① 放射状
单一缺陷引发的自爆,对其裂纹进行逆向寻找,可以找到起爆点。若残锤上的碎玻璃渣呈放射性形状时,其裂纹起始点也即自爆起始位置位于玻璃件的头部,该情况下的自爆是玻璃件自身质量引起,如配料、溶制工序等。
残锤-放射状
残锤-放射状
② 鱼鳞状
若残锤上的碎玻璃渣呈鱼鳞状,且自爆起始位置位于玻璃件靠近铁帽底部附近,该情况下的自爆原因有两种可能,即由于产品自身的缺陷的自爆或者外力引起的玻璃破碎,这种外力可以是机械应力,也可以是电应力,如持续的电火花打击,工频大电流以及不均匀的泄漏电流引发的玻璃件的破碎等。
③ 混合状
若残锤上的碎玻璃渣呈鱼鳞状和射性形状同时存在,则自爆起始点位于玻璃件的伞裙上,该情况下的自爆,内因及外因都有可能导致。
残锤-混合型
残锤-混合型
应对措施
①入网控制,通过抽样检测机械破坏、陡波冲击性能控制入网玻璃绝缘子质量。
②重污区使用复合绝缘子,确定因积污过重引发集中自爆的,可用复合绝缘子代替玻璃绝缘子。
③加强巡视检查,在恶劣天气如雷击后应及时对输电线路进行特巡。
④重视运输,基建、抢修运输钢化玻璃绝缘子时,应有保护物保护,以免受到损伤。
玻璃绝缘子分类
耐污型 直流型 球面型 空气动力型 地线型
玻璃绝缘子的原理
有些增强子位于启动子上游,有些位于下游,所以绝缘子的效应并不取决于绝缘子同启动子的相对位置。因此,对绝缘子效应的方向性的原因还没有真正弄清楚。
目前已发现有两个基因座以反式活化方式影响绝缘子的功能:基因S2J(Hw)编码的核蛋白识别绝缘子,绝缘子同其结合后才有绝缘作用。当该基因突变后,尽管y基因座中插入了绝缘子,但失去了绝缘作用,y在所有组织中都表达。另一个基因座是mod(mdg 4),该基因发生突变后,其效应正好与Su(Hw)相反,即这些突变型都增强了绝缘作用,使绝缘子的绝缘效应不再有方向性而得到扩展,也就是阻断了上游和下游两侧的增强子的效应。有一种解释认为先是Su(Hw)同绝缘子DNA结合后,使绝缘子有绝缘效应。mod(mdg4)同Su(Hw)结合,使绝缘子失去绝缘效应;突变的mod(mdg4)不能同Su(Hw)结合,于是绝缘子又增强了绝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