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指:企业或在从事一项投资活动之前,就投资项目的市场、技术、经济、生态环境、能源、资源、安全等影响可行性的要素,结合国家、地区、行业发展规划及相关重大专项建设规划、产业政策、技术标准及相关审批要求进行分析研究和论证,为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和建议,并满足项目审批上报要求。
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程序:
一个工程项目,从设想到建成投产的全过程,可分为投资决策前时期,投资时期和生产时期。而可行性研究是泛指投资决策前时期。根据工程项目的深度和要求,这一时期又可分为机会可行性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工程可行性研究等三个阶段。
机会可行性研究,又称投资机会鉴定,是可行性研究的初阶段。它的主要任务是在一个确定的地区和部门,根据对自然资源的了解,选择建设项目,寻找有利的投资机会。
初步可行性研究,是进一步判断该工程项目是不是有生命力,投资机会是否有希望,有哪些关键性问题需作专题研究等。
工程可行性研究,也称可行性研究,是确定工程项目是否可行的研究阶段,它比初步可行性研究要求更全面,更深一些。其投资和成本估算要有相当的度。
以上三个研究阶段,也就是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步骤,但不是的。主要看有关工程项目的诸多问题是否已经明朗化,把握性有多大,如果把握性大,也可以越级进行。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分类:
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分为:审批核准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融资用可行性研究报告两大类。
1.审批核准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侧重关注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影响;具体概括为:立项审批,产业扶持,中外合作、股份合作、组建公司、征用土地。
2.融资用报告侧重关注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具体概括为:银行贷款,融资投资、投资建设、境外投资、上市融资、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等各类可行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