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种的枝条无毛;叶纸质,倒卵形,长达8厘米,侧脉5-6对,有明显钝锯齿,干后叶片暗褐色;花序轴纤细,通常无毛,有时则被白色短柔毛;花瓣有毛,裂片约10条;雄蕊15枚,花药无毛丛或附属物;核果细小等特征和秃瓣杜英 E. glabripetalus Merr. 很容易混淆,但后者枝有棱;叶干后黄绿色,侧脉8对;叶柄极短;花瓣无毛,先端15裂;雄蕊20-30枚,花药有毛丛而不同。所谓 E. omeiensis Rehd. et Wils. 从叶形和大小、侧脉的数目、叶柄的长短、花的长度、雄蕊的数目等特征来看都和本种一致。
杜英又名山杜英。杜英为常绿速生树种, 材质好,适应性强,病虫害少。是庭院观赏和四旁绿化的优良树种。现将培育技术介绍如下:
⒈圃地的选择和整地:
杜英为深根性耐阴树种, 应选择日照时间短、排灌方便、疏松肥活湿润的土壤作为圃地。秋末冬初对圃地进行深翻。施足基肥。每亩施腐熟厩肥2000公斤,饼肥100公斤/亩,施粉状硫酸亚铁15公斤进行土壤消毒。细致整地, 苗床高20厘米-25厘米,宽1.2米。
⒉播种技术:
播种时间为2月-5月。采用 条播,条距25厘米,沟宽10-12厘米,深3厘米,播种量每亩8-10公斤。播时撒适量钙镁磷,有利发根。覆土宜薄,盖种子以焦 泥灰为好,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度。上面可以盖一层薄薄的干草,以保持土壤疏松、湿润,有利于种子发芽。出苗期30天-40天左右。当70%的 幼苗出土后,傍晚揭除覆盖物,第二天傍晚,用 敌克松0.1%溶液喷洒 苗床,预防病害发生。
杜英(学名:Elaeocarpus decipiens Hemsl.),别名假杨梅、梅擦饭、青果、野橄榄、胆八树、橄榄、缘瓣杜英。江南常见的林道树。杜英树枝叶茂密,霜后部分叶片变红色,红绿相间,十分美丽,宜于草坪、坡地、林缘、庭前、路口丛植,也可栽作其他花木的背景树,是庭院观赏和四旁绿化的优良树种。
原产长江中下游以南至华南地区,越南也有分布,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适生于酸性之黄壤和红黄壤山区,若在平原栽培,排水良好,根系发达,萌芽力强,耐修剪,生长速度中等偏快,对二氧化硫的较强的抗性。
播种繁殖
从树龄超过15年、长势良好,无病虫害的植株上采种。采种时间一般在10月下旬果实从青绿色变为暗绿色的时候进行,此时核果成熟。随采随播或春季育苗,如为春季育苗可沙藏种子,将果实放置在阴凉处或在水中浸泡1~2h,当外果皮发软时用手搓洗,然后用清水漂洗干净,晾干。之后沙藏至翌年春季开沟点播,播前凉水泡2~3d,每天换水一次。注意种子不可暴晒,也不宜长时间脱水干藏。由于种子有深度休眠现象,采用湿沙低温层积贮藏法,能让发芽率不低于60%。
扦插繁殖
夏初从当年生半木质化的嫩枝剪取插穗,长约10~12cm,将基部浸泡在药液中2~4h。药液一般选择100mg/kg的NAA或浓度为50mg/kg的ABT生根粉溶液。将其扦插在由河沙或蛭石的基质上,制作薄膜拱棚降温保湿。通常无需喷水,隔7d施1次0.1%高锰酸钾液,避免腐烂。
栽培技术
在苗期内,15d施肥1次,选择3%~5%稀薄人粪尿,待5月中旬后改为0.2%尿素溶液或1%过磷酸钙溶液。除草剂采用50%乙草胺,用量为1200mL/h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