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WS/T 508《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相关要求,医用织物适用对象和污渍性质、程度不同,严格污染区和洁净区等各功能区的有效划分;确保洁净区和污染区人员与用具的立配置,在处理高污、高菌性的医院病床用品、手术服、传染科布草物品处理时进行分机或分批洗涤、消毒。婴幼儿医用织物和手术室医用织物(如手术衣、手术铺单等),使用隔离式洗脱机进行洗涤和消毒,在硬件设置上能够确保医用织物的卫生安全、符合感控要求。
感染性的织物处理则另外区分出了的隔离房间进行操作。在医用织物洗涤车间的设计要求上,严格将洁净区、脏污区、化料区和其他辅助用房进行分区布置。同时考虑生产操作、工艺设备安装和维修、气流组织形式、管线布置以及净化空气调节系统等各种技术设施的综合协调,合理布局,大化利用洗消车间功能。
《医院布草洗涤卫生规范DB11/662—2009》,洗涤后的医院布草细菌总数应≤200 cfu/100cm2,,且不得检出治病微生物,其中婴幼儿布草,还应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属检测。在布草洗涤流程设置上,要区分清洁区和污染区,两区之间应有实际隔离屏障。洗衣车间内应保持良好的空气流通,且空气应从清洁区向污染区流动。洗涤车间清洁区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要≤200cfu/100cm2,操作台面和工作人员手的细菌菌落总数均≤5cfu/100cm2, 且均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实行医院布草洗消全流程质量管理,即对医院布草收发、洗涤、消毒、整理、运输、储存、 使用等环节实行全流程质量控制。
①布草收发环节确保洁污分开,无交叉逆行,做到密闭收发。
②布草分拣环节,认真检查污染布草,及时清除杂物,分类标识并严密包裹传染性布草,避免二次污染叫洗消环节按预洗、主 洗、漂洗与中和的先后顺序进行,缺一不可。不同种类布草不混装,布草装机量控制在80%-85%,并控制好用水量和温度,适量投放洗涤剂和消毒剂,掌握洗涤消毒时间,注意观察消毒指标值和pH值等,确保污垢得到清除,达到消毒要求。使用隔离式洗衣机洗涤,脏布草从前门送进,洁净布草从后门出来。
③烘干、熨烫和整理环节做到烘干,洁净布草装袋存放,防止二次污染。洗涤后每道工序之间的推车、设备、环境、操作人 员都应进行消毒处理。
④洗衣房的设计、安装和通风方面,要采取措施将微生物的污染降到低。要有足够的进风量、过滤装置、交换率和排气量。
⑤存放污染布草,和洁净布草的房间分开,室内空气从干净区域流向污染区域则更佳。洁净布草存放间要做到通风干燥, 存放架距离地面大于20cm,距离墙壁大于5cm,距离屋顶大于 50cm。存放架及运送车应用消毒剂定期清洁消毒。
⑥布草运输应当使用密闭车辆,污染布草与洁净布草不得混装。
⑦做好使用环节的消毒隔离工作,避免洁净布草被污染。例如当床单铺整好后,如数天无病人入住,那么在接受新病人前应重新更换,确保布草的卫生指标达标。
在2005年—2019年《病人、医务人员和器械用手术单、手术衣和洁净服》(YY/T0506 1-7)系列标准中对手术衣和手术单新品的性能有具体要求指标,在医院采购手术衣和手术单时,这些都是要严格执行的。但是至于洗涤后的软器械,《医疗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试行)》二(14)提出了“医疗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灭菌质量监测合格报告内容应当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要求,具体的指标要求并没在文中明确提出。
对于软器械洗消后质量控制,参考《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2012)4.3医疗器材的规定判定;软器械洗涤环境空气和硬表面的采样和检测均可依据《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2012)消毒效果的评价部分;无菌手术衣,洞巾和铺垫可依据《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2012)消毒效果的评价部分;洁净服,帽子则依据清洁织物WS/T 508-2016进行检测和评价。
隔离式洗脱烘一体机系列产品,侧进前出洗烘机适合制药厂洁净区,在一台机器中洗涤消毒烘干,减少了从洗衣机中取出再装入烘干机的工序,节省人工,降低成本。产品的热风是从滚筒前门直接进入滚筒中,直接与衣物接触,被衣物吸热后的无用的热风才经过滚筒壁的孔排出去,机体被升温全部用的是废热。一项技术的节能效果就达到30%多,节省烘干时间30%。对空气的扰动时间短也更环保,实现了自动卸料的技术。
用于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及医院的手术衣洗涤,符合WS310的要求,并可以选择A0值实时监测、水质监测和可追溯功能,向管理中心提供可追溯证据,并可选择水质自动调整功能。本机的面板简洁,全部采用不锈钢,容易清洗和保持洁净。
医院地巾清洗消毒器实行机械清洗、热力消毒、机械干燥,可有效解决家用洗衣机无法达到有效清洁和手工清洗质量低、污染隐患大的难题。家用洗衣机没有高温消毒功能,不能代替地巾抹布清洗消毒机等。
医用地巾抹布使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可避免细菌滋生,杜绝交叉污染,还可以减少职业暴露。
污染的清洁工具是传播病原微生物的媒介。有研究证实潮湿拖把的重度微生物污染,在清洁过程中有可能会播散污染。污染的抹布擦硬质表明,抹布会污染手、设备和其他表面。
污染卫生清洁用品处置流程是:从双扉洗衣机清洗到双扉干燥机进行干燥,后装箱到临床使用。
根据《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规定,洗衣房应设有办公区域(包括办公室、卫生间等)和工作区域。
工作区域的建筑布局应符合下列要求:
a)应立设置,远离诊疗区域;周围环境卫生、整洁。b)应设有工作人员、医用织物接收与发放的通道。c)工作流程应由污到洁,不交叉、不逆行。d)分别设有污染区和清洁区,两区之间应有完全隔离屏障。清洁区内可设置部分隔离屏障。e)污染区应设医用织物接收与分拣间、洗涤消毒间、污车存放处和更衣(缓冲)间等;清洁区应设烘干间,熨烫、修补、折叠间,储存与发放间、洁车存放处及更衣(缓冲)间等。f)有条件的可在清洁区内设置质检室。g)各区域及功能用房标识明确,通风、采光良好。h)污染区及各更衣(缓冲)间设洗手设施,宜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i)污染区应安装空气消毒设施。j)清洁区应清洁干燥。k)室内地面、墙面和工作台面应坚固平整、不起尘,便于清洁,装饰材料防水、耐腐蚀。I)排水设施完善;有防蝇、防鼠等有害生物防制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