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玉兰属落叶灌木,高达3米,常丛生,树皮灰褐色,小枝绿紫色或淡褐紫色。叶椭圆状倒卵形或倒卵形,长8-18厘米,宽3-10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渐狭沿叶柄下延至托叶痕,上面深绿色,幼嫩时疏生短柔毛,下面灰绿色,沿脉有短柔毛;
雄蕊紫红色,长8-10毫米,花药长约7毫米,侧向开裂,药隔伸出成短尖头;雌蕊群长约1.5厘米,淡紫色,无毛。聚合果深紫褐色,变褐色,圆柱形,长7-10厘米;成熟蓇葖近圆球形,具短喙。花期3-4月,果期8-9月。
水肥:紫玉兰喜湿润,怕涝,因此适时适量浇水很重要。立春到开花,盆土保持润而不湿;花后盆土保持湿润而不渍水;落叶后盆土保持微润而不干即可。任何时候都不能干旱,也不能渍水,特别是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涝。
紫玉兰喜肥,施肥要抓住花前2月和花后5月这两个关键时机,十天左右施一次氮磷钾复合肥,前者使蕾膨大,鲜花开放,后者促进多孕蕾,翌春花多。入冬落叶时施一次以磷钾为主的肥料,增强其抗寒越冬能力,其余时间少施或不施。忌单施氮肥。
修剪:紫玉兰根部萌蘖力强,如不需繁殖,随长随剪,每盆保持3株主干即可。对于过高过长的枝条,可于花后刚展叶时剪短,因其伤愈能力差,剪后要涂硫磺粉防腐,如无必要则不修剪。花后如不需要留种繁殖,应将残花带蒂剪掉。
繁殖:常用分株法、压条和播种繁殖。花后结合翻盆换土,将植株倒出,用利剪或刀将根部萌蘖的子株带根切下,另栽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