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近70年,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可古钱币鉴定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眼学”鉴定水平。这种鉴定方法给鉴定者留有充分的想象、发挥、甚至是蒙骗的空间,所谓“”乐此不疲,根本不想出现更科学的鉴定方法。至于民间的钱币鉴定,由于条件所限,也不可能采用更科学的方法。但近几年北方出现的大量钱币新品种给古钱鉴定提出了许多新课题,也令鉴定者频频“打眼”。传统“眼学”鉴定如何才能与这一新事物相适应?下面仅就笔者的收藏实践,谈谈对古钱币鉴定问题的体会。
对于古钱币鉴定,学习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条件,不断学习、反复实践,鉴定水平才会稳步提高。同时实践又是了解实际情况,开拓视野的良机。宏观的认知,有助于微观的判断。前几年有感于某些“”鉴定古董,我写过一首打油诗:“懵懂懵懂真懵懂,不懂不能说不懂,民藏皆假可以真,就看藏家懂不懂?”和其他群体一样,混杂一些滥竽充数者、见利忘义者都不奇怪。但大锅饭、铁饭碗体制下豢养的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习惯于高踞象牙塔里看过时的老黄历。他们宁肯穷尽毕生精力爬向塔尖,也不肯走出塔门深入基层一步。实际上到北方的地摊上走一走逛一逛,和收藏者、商贩打打交道,对新面世古钱币的大体情况是很好了解的。不知著何以见微?以其昏昏,何以使人昭昭?
铸造风格、时代特征是古钱币鉴定的重要依据
战国时期,各国铸币形制不一,刀币、布币、蚁鼻钱差别很大。秦汉以来,半两、五铢钱亦大不相同。唐朝一统天下,所铸“开元通宝”钱可谓统一的货币。但即使是同一政权,前期、中期、晚期铸币的风格也有差别。同一历史时期,不同政权、割据势力、起义政权等等铸币也都各具特色。经过五代十国时期的交互碰撞,年号钱走上了历史的舞台,此后一直沿用了一千余年。期间宋、元、明、清铸币也都各具不同风格。辽、金两朝虽然前后衔接,但铸币风格迥异。这是因为女真人由奴才变成了主子,大金国推翻旧制标新立异。同时俘获的宋代铸钱机构及工匠也对金代铸币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可以说,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历史货币都不及我国丰富多彩,我国历史货币完全可以开辟一个新的学科——比较钱币学。通过对钱币铸造风格、时代特征、地域特征的比较,判断钱币的铸造时间、地点和铸主,进而研究与钱币相关的问题。这也是钱币鉴定的又一重要内容。
它有着历史熏陶,是价值很高的革命文物,具有深远的历史纪念意义;同时,还是考古和研究中国历史文化难得的实物。
1.听音质。含银量达90%左右的银元,撞击后的声音低沉柔和,婉转悠扬;伪品要么清脆刺耳,要么沉闷木呆,共同的特征是余音短促。在敲击对比时,两指拿捏币面的接触面越少越好,其自然震响的效果。据说旧时有的银号、钱庄老板自个儿躺在椅子上闭着眼睛,叫伙计将银元一个一个往大水缸的边沿口撞击,听其声响以辨真伪。
2.称重量和量厚度、直径。这两种鉴别手段都需借助于天平、秤、游标卡尺一类的称量工具。银元在长期流通中会磨损消耗,一般来说都达不到理论重量,但并非“短斤缺两”,如果库平七钱二分版在26克以下就存在疑问了。笔者曾购一对库平七钱二分的湖北省造光绪元宝和宣统元宝,重量都是25克,鉴定的结果证实了疑问是对的。银币的标准平码换算为:库平一两=37.31克,库平七钱二分=26.81克,库平三钱六分=13.41克,库平一钱四分四厘=5.37克,库平七分二厘=2.69克,库平三分六厘=1.34克。银元的重量、厚度与直径允许有误差存在,但若出现两个极端性的,十之八九有问题。
3.验边齿。银元机制的边齿细致匀称,规整划一,伪币的边齿粗糙,参差不齐,有的还有局部修锉的痕迹。只要细心,肉眼还是比较容易分辨的。有些在我国早期流通的外国银元,如“法国大力神”,边齿一圈为间隔相等的外文字母,因此要熟悉和掌握各币种的边齿形态。
4.看颜色。银质与非银质金属从其表面颜色可以区别,银质的光泽自然悦目,银光闪闪,一般用以替代的廉价金属很难达到这一点。放置时间长的银元表面会生成淡水墨色的所谓“包浆”,但不像古钱币那样重,只要一经擦拭便整旧如新。银的化学分子结构非常稳定,不会发生变色现象。另外,对镀银的伪品也可以用擦拭的方法识别,用砂性橡皮反复擦拭,便可剥去其伪装的外衣。
5.观币面。在阳光或灯光下,将银元币面与眼睛平视,观察币面底层有无凹凸不平的现象。造假者使用的铸造设备难使币面底层平整如镜,对文字图赣氡颐娴撞愕南谓硬课灰?乇鹆粢狻?BR>六、察磨损。银元经过长时间的流通,总会有不同程度的磨损和擦划痕迹,自然生成者是没有规律可循的,作旧的伪品表露的是人工行为和机器行为的有规律的磨损面和擦划痕。有人说作旧作得巧的是在铸币模具上作旧,就是磨损面、擦划痕和坑坑洼洼在模具上就做出来。对付的办法就是持多个同类别的银元,在低倍放大镜下一一细察,“李鬼”就会原形毕露。
6.对图录。手边尽可能置备几类印刷精良的银元图录,将实物与之仔细对比,大处看文字图案的框架位置,小处看文字的笔画处理和图案的细微末节,寻找破绽。
在光绪元宝之前都是一些通宝,或者其他等等,都是用古老的方法铸造而成的,在光绪元宝的出现是用机器铸造而成的,是当时两广总督张之洞曾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委托使英大臣在英国订购全套造币机器,并在广东钱局首铸机制银元和铜元。
起源于15世纪,始铸于欧洲,俗称“洋钱”、“花边钱”或“大洋”,是银铸币的通称,是世界上银本位制国家的主要流通货币,大约在16世纪,银元流入我国。1890年(光绪16年)开始正式铸造银元,民国时期建立银本位货币制度以后,也以银元作为主要流通币。银元是近代币收藏的重要币种之一。
从明代崇祯四年至解放前夕先后发行了640余种银币,其中四种银元格颇为昂贵,这就是旧版银元中的“四大天王”:奉天省造癸卯光绪元宝库平壹两银元、香港造上海壹两银元、湖北省造光绪七钱二分本省银元、孙中山像地球版
铜质银元:这种银元的形态、大小、图案完全与真银元相似,但它是以铜为主体制造出来的,因为铜质坚硬造成图案粗糙模糊,虽然外表镀银,但一磨擦,即现出铜的本质,敲击出来的声音比真银元尖亮,并伴有哨声。
市面上鉴定古钱币,一般都是吹气,敲打,来辨别声音,但这些是需要很深的经验,长期接触古钱币的老师傅才能达到这种功力。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多年鉴定光绪元宝等古钱币的方式三步走。
a,步,看钱币的表面是否致密,细腻,在光绪年开始出现机制币,都是几顿的重力压制的,表面很致密,细腻,细看便面是否有磕碰的细纹,古代钱币都是放在一个箩筐,难免会有磕碰,看这些磕碰口里面的黑色包浆是否在里面,如果只是漂浮在表面那就是做旧的 或者新的。
b,第二步,看钱币的锯齿,看锯齿上面的包浆是否在里面,如果漂浮在表面就是新的或者做旧,这个和看磕碰纹的包浆是一样的。
c,看钱币的表面的艺术风格,这个也很重要,看一些龙纹,字体的立体感,一定要有一定的立体感。
的背后,具体成交了多少,值得我们深思!不是所有的钱币都值钱,发财梦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单对钱币来说,品相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