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
“贯标”对于企业来说,就是贯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国家标准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制订,经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批准颁布,于2013年3月1日起实施,标准号是GB/T29490-2013。
贯标的目的为建立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规范体系,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加强对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引导,指导和帮助企业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对知识产权的科学管理和战略运用,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的内容是什么?
1、规范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基础条件
企业应当有明确的知识产权管理方针和管理目标。并要知识产权管理“领导落实、机构落实、制度落实、人员落实、经费落实”。企业应当建立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职责等。
2、规范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文件管理和合同管理
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涉及的有关知识产权的各类活动,应当有相应的记录并形成档案。特别是对企业对内、对外的合同管理作出明确要求。
3、规范知识产权的资源管理
围绕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财务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对上述管理活动涉及的知识产权事项作出了相应的规范。
4、规范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
明确规定了企业研究与开发活动、原辅材料采购、生产、销售、对外贸易等重要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要求。以确保企业生产经营各主要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活动处于受控状态,避免自主知识产权权利流失或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有哪些好处?
1、国家战略大力支持
知识产权贯标与国家“”顶层战略配套。双创形势下,工作报告频繁涉及知识产权内容,强调全国要开展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完善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体系是成长型企业的必然选择;
2、各部门政策支持
自2014年开始各级部门针对知识产权贯标企业量身打造了多项扶持政策,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评选等。通过贯标的企业申报各类项目将给予支持和加分,如专利运营、专利导航、产品申报等;
3、降低企业知识产权风险
企业贯标后通过完善保密管理制度和各类合同条款,防止商业秘密泄露,规避合同知识产权纠纷,同时明确各岗位知识产权权利和义务,提升全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大大降低知识产权侵权风险;
4、提升企业品牌形象
企业进行知识产权贯标后,能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提供有力的资质,无论是对广告宣传还是招投标工程都将有非常大的帮助。尤其对于涉外贸易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规范化管理将更受到国外客户重视;
5、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贯标后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和水平稳步提高,知识产权产出量将明显增加,可以通过许可、转让、质押、标准化、联盟等提高企业收益;
6、巩固企业市场地位
企业贯标后知识产权管理将规范化,可在他人之先抢占扩大和巩固销售市场,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保持和巩固企业市场竞争优势。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外部审核流程:
天早上审核员组织高领导人和各部门负责人进行半小时会议;
根据审核计划依次通知各部门代表人带上审核资料等待审核员的审查询问;
第二天下班前审核员组织高领导人和各部门负责人进行半小时末次会议。
企业知识产权贯标具体申报条件: 1、建立了符合《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要求的体系文件。 2、按《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建立了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并运行三个月以上。 3、完成了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4、至少有一名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培训考试合格的管理人员。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是初次认证审核,也就是年的审核,这时候的审核标准非常严格,要求全条款、全部门、全流程进行审核。初次认证审核的流程主要包括:(1)申请:提交材料、签订合同、缴费等;(2)受理:由认证机构发放受理通知;(3)阶段审核(即文件评审):认证机构提出文审建议,企业进行文件整改;(4)现场审核:准备文件、场地等,由认证机构现场进行全条款审核;(5)审核后续活动:不符合项的整改和验证;(6)发证。
其次是监督审核,也就是第二年及第三年的审核,监督审核比初次审核标准稍有降低,要求有侧重的、抽样的考察,一次监督审核范围可以不覆盖认证范围内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全部活动、过程、部门和区域,但认证证书有效期内的监督审核相加覆盖全部过程、产品、部门和区域。监督审核的目的是验证获证组织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是否持续满足审核准则的要求和有关的认证要求,并保持有效运行,以确定是否推荐保持认证注册;如果获证组织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在运行过程中发生了变更,应审核变更后的管理体系是否符合认证标准的要求,并实施有效。监督审核时一般是进行现场审核,程序和方法与初次审核一致,审查范围至少应覆盖:内审和管评,上次不符合采取的措施,投诉的处理,实现目标的有效性,为持续改进而策划的活动进展,持续的运作控制,任何变更,标志的使用和(或)任何其他对认证资格的引用等。
后是再认证审核,也就是下一个三年的审核,此时审核的工作量一般是初次审核工作量的2/3至全部,审核流程大致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