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在平原地与杨单行混交外,与其他树种均作带状(4~6行)或块状混交,如刺槐抑制其他树种生长,亦可提早采伐或平茬成灌木状,以庇护地面。抚育管理:造林后要及时中耕、除草、修枝、疏伐和防治病虫害。修枝可在秋、冬、早春或麦收前(5月)进行。刺槐林开始疏伐的时间大约在造林后4~6年。在同龄纯林中采用下层疏伐方法(见疏伐),在平原地株行距整齐的林分,多采用机械疏伐方法(见疏伐),在异龄萌蘖林及异龄混交林中,采用上层疏伐法或综合疏伐法(见疏伐)。生产小径材的林分主伐龄可定在10~15年,中径材的林分主伐龄可定在20~30年。速生丰产林可定在10~15年主伐。主伐后可进行萌蘖更新,雨季前把根株挖出来,促使根蘖多萌发,苗木生长旺盛。采伐的第二年早春定株,每公顷保留2490~3300株。
刺槐原产美国东部的阿伯拉契亚山脉和奥萨克山脉。在清光绪三至四年(1877~中国驻日副使张斯桂寄树苗给左宗棠栽植于南京。20世纪初,从欧洲(德国)大量引种,在山东青岛和胶济路两侧的丘陵、河滩造林。以后逐步扩展到华东、华北、西北及辽东半岛等地。刺槐在中国栽植的北界大致在辽宁的铁岭、沈阳,河北的承德、张家口,宁夏的银川一线;西北至新疆的石河子、奎城、伊宁、阿克苏、叶城、和田;西达青海的西宁;西南至四川雅安、云南昆明;南到广东、广西;东至辽宁丹东、山东烟台、江苏省北部沿海及台湾省。即北纬23°~46°、东经81°~124°的广大区域内都有栽植。在长江以南,多为零星栽植。在北纬32°~37°(沿海可到40°)、东经108°~124°之间的黄河中下游、淮河流域和黄土高原背风沟谷、土石山坡中下部,及山沟、细沙地、轻盐碱地、河流两岸的河漫滩、滨海沙滩和堤坝都是刺槐适生的地区。栽植区的海拔高度高限:甘肃临洮县2100米,山西中南部1400米,陕西延安1600米,河北张家口1000米,山东1000米,安徽、江苏500~700米以下。
【生态习性】强阳性树。在湿热气候下生长不良.树干低矮弯曲。耐瘠薄,耐干旱,不耐涝,对土壤适应性强。萌芽力和根蘖性都很强。浅根性,侧根发达,但多分布在表土层中,在水湿和风口处易被吹倒和折断。根具有根瘤菌。 抗二氧化硫、、气化氢、气气、臭氧等有害气体,对硫、气、氟、铅蒸气具有一定吸收能力。滞粉尘、烟尘能力很强。 【绿化用途】可作庭荫树和行道树,也为四旁绿化、工厂绿化树种和优良的蜜源树种,还可作防范性的刺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