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醚沙星有着的渗透杀灭机理。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均具有杀灭或抑制作用,对部分真菌能杀灭或抑制,且有抗病毒作用,药物在到达水体后,既能杀灭水体病源,又能渗透到动物表皮中杀灭病原体,且能刺激表皮细胞增生具有促进皮肤组织修复等功能。
1、预防和治疗水霉病
1立方米(1000公升)水体用硫醚沙星0.15-0.37g。
2. 腐皮、烂尾病
此病在5-9月流行。
1立方米(1000公升)水体用硫醚沙星0.18-0.25g,化水全池泼洒,重症隔天再用一次。
3、烂鳍、烂尾病
由于水温过低,鱼在运输中因机械损伤的伤口感染?而引发烂鳍、烂尾病。
治疗时,1立方米(1000公升)用硫醚沙星0.2-0.25g,化水全池泼洒,重症隔天再用一次。
4、疥疮病
疥疮病主要发生于稚鱼和幼鱼培育期,为细菌性疾病,由疥疮型点状产气单胞杆菌感染鱼体所引起。
治疗时,1立方米(1000公升)水体用硫醚沙星0.25-0.37g,化水全池泼洒,隔两天再用一次。
注:在使用硫醚沙星治疗疥疮病时,还须配内服药同时使用,内服5天为一个疗程。
5、打印病
打印病是由点状产气单胞菌感染而引起的细菌性皮肤疾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以5-6月份为常见。
防治时,1立方米(1000公升)水体用硫醚沙星0.18-0.25g,化水全池泼洒,重症隔天再用一次。
6、烂鳃病
烂鳃病主要分为寄生虫性烂鳃病和细菌性烂鳃病两种。
治疗时,1立方米(1000公升)水体用硫醚沙星0.2-0.25g,化水全池泼洒,重症隔天再用一次。
水霉病,又称为白毛病、水绵病或覆绵病。水温13-18℃,水清瘦,鱼处于饥饿状态时发病较多,主要是由于鱼苗、鱼种放养、拉网、运输等环节操作不慎,使皮肤受伤、鳞片脱落,水霉菌侵入引起的。水霉菌对温度适应范围很广,适宜pH为中性,pH7.2时生长佳。水霉菌对盐反应比较敏感。病鱼体表菌丝大量繁殖,呈现灰白色,细长,像旧棉絮一样,肉眼可见。病鱼焦躁不安,运动失常,食欲减退,不久即死亡。水霉病流行很广,全世界各养鱼区均有发现。适宜低温下,淡水鱼类都可能感染水霉病,其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鲢、鳙、罗非鱼等,对鱼卵、鱼苗和鱼种危害严重。空气湿润、温度较低的阴雨天气易繁殖,霉菌一旦附着鱼体,24小时可蔓延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