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贴金是贴金工艺中历史较为古老的工艺运用,它恰如其分地运用了真金箔的装饰优点,既能保护佛像胎底,又借助金箔上不褪变的“宝气”和人们对真金色彩推崇心理,增加了佛像的尊贵感和神秘感。在名刹古寺,古代贴金艺人为佛像装金留下的“遗迹”仍依稀可见。
古代佛像装金历经沧桑,虽方法各式各有千秋,但工艺流程并无太大区别:即制作胎底、打上黏性物质、贴金,再到保护处理。把金箔直接贴在有黏性的底子上就是贴金。
制作胎模是佛像贴金的初始流程,胎模的好坏、构成、艺术效果和表面处理等环节直接影响佛像装金后的效果及防腐处理后的效果。
贴金的底子,唐宋的古法是用鱼鳔胶水作为黏性物质(即金箔漆);关中一带的方法是用松树黏液;还可以用豆浆黏液、大蒜液、山药法、冰糖水、金胶油、米汤、 桐油等。沥粉贴金技法,是在布上用大蒜液,在壁上和木板上,用金胶油,在线条上用沥粉,早见于敦煌莫高窟北魏壁画。
佛像贴金在继承传统雕塑工艺、吸收民间艺术精华的同时,也引进了贴金工艺等造像技术,本着遇佛造佛,功德无量的原则,辅以佛法教理,诚心雕塑真心铸造。仗佛力加持,终不违圣意,不负佛恩,诸佛菩萨圣像,皆如法如律,相好庄重,让瞻仰者生欢喜心和敬供心。
佛像贴金一般是大型泥塑的,为了衬托金色,需要先在佛像表面上一层黄底色,然后在表面上一层桐油,稍微晾干后就可以贴金箔。晾干时候的火候很重要,要适当。太干了金箔贴不上,太粘了金箔变形贴不平整。这可以说是一个凭经验干的活儿。把金箔轻轻贴到佛像表面后,用毛笔一点一点压实,让金箔完全伏贴在没有完全干的桐油上,当佛像的表面全部贴满后就基本完成了。
传统的工艺制作的工艺品效果不尽相同,主要是因为处理底漆时所用的胶水的配置不相同。现在常用的胶水主要有水溶胶和牙膏胶这两种。水溶胶比较容易配制和操作,但是贴金效果一般没有牙膏的黄金质感好。使用牙膏胶溶剂是直接在佛像的表面打胶后贴金不作保护漆,真实地体现黄金的颜色。缺点就是不经碰撞,稍微用力刮擦就能把表层的金箔刮掉。以前的工艺也曾在金箔表面涂上清漆加以保护,但是就不能体现黄金的原色了。
具有极度质感的家具贴金
家具贴金,就是把经过特殊工艺加工后比纸还薄的金箔贴在家具上,以起到十分的装饰效果,这种家具就可以称为金箔家具。
家具贴金作为一种家具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贴金箔的工艺也是我国的传统工艺,现代贴金箔工艺制作的金箔家具广泛应用于法式家具和中式古典家具中,不仅从视觉上增加了家具的美感,也使家具的档次大大提升,给人以极度质感,受到了家具消费的欢迎。
大面积使用贴金箔工艺的金箔家具并不少见,但是现代家具贴金的工艺主要用在局部装饰上,以精巧细致的美感对整件家具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般家庭摆放一两件金箔家具肯定不可能达到皇宫般金碧辉煌的效果,但是却可以使空间有一个很吸引人的亮点,如果能适当搭配一些古典装饰和家具,必然可以使你的家非常的与众不同且卓尔不凡。
Z后讲讲如何保养家具贴金,金箔家具不同于一般实木、板式家具等可以予以补刷漆、打蜡等二度加工式的保养,只能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破坏。同时,切忌不可用硬度高、锋利的物品对金箔家具进行清洁,这样容易把金箔家具表面的清漆保护层划落,使金箔直接暴露在空气中 ,容易造成氧化变色、金箔脱落等现象,正确的清洁家具贴金的方法是用柔软的干毛巾或软毛刷清洁金箔家具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