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钱币鉴定教你鉴定古钱币:
,看其铜质锈色来鉴定。古钱币由来已久,在过去大多是采用铜合金铸造,非常具有时代特色,比如清代、民国时期,新疆、西藏等地铸钱,用铜加少许锌铅,铸成后钱体呈红色。而其锈色也是可以鉴定其价值,如传世品一般都是表面有一层包浆,呈黑色或铜色。不过发掘品就不同了,锈色已深入到钱币之中,不易擦拭。
鉴定古钱币较为常见的方法
中国货币历史渊源流长,文化博大精深。
由于中国货币的发展与演变历经了近5000年漫长岁月,所以其形制轻重不一,品种也相当繁杂。就拿我们祖先初所使用的贝币来讲,就有海贝、贝、骨贝、蚌贝、陶贝、石贝、玉贝、铜贝、铅贝及银贝、金贝和鎏金贝之分。紧随其后的布币和刀币虽形式不多,但其各类铭文却相当丰富。至于春秋战国后期,至秦至汉以后2000多年来的方孔圆钱的种类就更是数不胜数了。在这浩如烟海的古钱之中,既有以桥足半釿布、三孔布、博山刀和晋阳匕为代表的古泉50名珍,更有以铜质方孔为基础的常品和异品,当然还有充满吉语的花钱和名贵的金银币。这之中“古钱四珍”当是珍中之珍。
珍:国宝金匮。“国宝金匮直万”是新莽时期的钱币,存世极少,迄今仅发现四枚,堪称中国古钱的大珍。其钱体由两部分组成:上部为圆形方孔,篆书直读“国宝金匮”,下半部分为一铲形,篆书“直方”二字。钱造型特,书法古朴浑厚。仅存四枚中,已知其一现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另一枚为上海钱币收藏家张叔驯所得,据说张氏解放前移居美国时,已将珍品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