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防治要求因地因时制宜。由于中国各地的生物地理环境不同,害虫发生时期和危害频率不同,管理技术不同,各地选择的主要内容是不一致的。综合防治措施的选择大致有以下四个原则:
1.以化学防治为主,辅以其他措施
主要着眼点是如何合理使用农药,通过若干辅助措施,减少化学杀虫剂的使用量和使用面积,降低成本,提高防治效果。
(1)利用光或其他引诱手段,将害虫集中在较小的面积内,进行施药防治,以减少施药面积。
(2)把化学农药用在害虫为害的关键时期和害虫发生的高峰期,其他非关键时期以及大量发生的前峰和后峰则采取其他措施抑制。同时有几种害虫发生时,用其他措施可以防治的虫类,尽可能不用化学农药把化学农药的使用限制在关键时期的主要防治对象
(3)根据某些害虫开始发生在点片的特点,采用点片施药,把害虫消灭在扩散之前,做到有的放矢地把农药用在要害地区。
(4)采用混用方式,某些化学农药可以一些植物性杀虫剂合用,特别是对于那些对某种化学杀虫剂有抗性的虫类,混用后可增加杀虫效力。化学农药与微生物制剂合用,可降低害虫耐药性或抗病力,也可同时兼治其他害虫。这些措施都可以达到减少施药量的目的。
化学防治的方法是人类文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是应用化学农药来防治害虫、害螨、病原菌、鼠类等有害生物,保护人群健康的一类防治方法。化学防治的物质基础是各类农药和施药器械,主要宗旨是尽量发挥农药的潜能,保护城市园林生态环境,防治卫生害虫等。化学防治一直是害虫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化学防治带来的一些不良影响也逐渐被人们认识到,所以要求使用者特别是从事化学防治研究和应用的人员应改进化学防治,减少或消除不良影响。实际上,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对环境友善的化学防治药剂和使用技术的研究。有时,人们往往忽视了化学防治在重视环境方面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或把化学防治取得的对环境友善的结果归于其他的防治方法。
在农药的使用技术方面的成绩与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剂型的出现,过去常见的剂型主要有乳油、粉剂、可湿性粉剂等,近年来一些新的剂型如悬浮剂、干悬浮剂、热雾剂、冷雾剂、微胶囊剂等的出现都大大降低了有机溶剂的使用量,减少了有机溶剂对环境的污染和对操作人员的毒性。二是施药器械和技术的改进,如配合热雾剂和冷雾剂的施药器械、静电喷雾等
2.农药的基础研究正在深入个
近年来对农药的基础研究逐渐引起了有关科学家和有关部门的重视,特别是对有害生物体内新靶标,以及增效剂靶标的研究与利用近年来对杀虫药剂靶标的研究有了很大的突破,如GABA门控氯离子通道、钠离子通道、乙酰胆碱酯酶、乙酰胆碱受体、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等都得到了比较详细的研究。
生物(源)农药的开发与利用是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生物农药由于对环境的安全系数较高,备受人们的重视,许多科技工作者致力于该领域的研究。微生物农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菌种的改良与筛选、剂型与使用技术的改进、菌种资源的收集与保存等方面。从植物当中发现新的农药模板,人工仿照合成或改造后合成也是开发环境友好型农药的途径之一。杀虫药剂对靶标生物的毒力通常是在实验室内用标准的试虫实验得出的。在严格的条件控制下,测定一个杀虫药剂对试虫的毒力大小的过程,称为生物测定。也可以通过生物测定来比较不同药剂对同一受试生物的毒力大小,或者不同生物或种群(品系)对同一药剂品种的敏感度的高低。生物测定结果可以用于害虫防治时的参考,但是不能把实验室的生物测定数据直接用于害虫防治。常用的杀虫药剂毒力的表示方法有以下几种
1.致死中量(LD0)
在一定的观察时间内,受试生物死亡一半需要的杀虫药剂量。单位为g/g、g/头等。
2.致死中浓度(LC0)
在一定的观察时间内,受试生物死亡一半需要的杀虫药剂浓度。单位为mg/L、g/m2等。
粒剂是由原药、载体和其他辅助剂制成的粒状固体制剂。粒剂的制备方法有3种
捏合法是在有效成分里加入稀释剂(滑石粉、黏土、膨润土等)、黏结助剂(聚乙烯醇、淀粉)、分散剂(表面活性剂)和增塑剂,均匀混合,粉碎后加水捏合,并过一定筛目挤出造粒。此法适用于不易水解、对热稳定的农药。
甲吸附法是把液体有效成分均匀喷洒并吸附在膨润土、蛭石等天然载体上经粉碎,筛分而成
包衣法是把液体有效成分均匀喷洒在非吸油性粒状载体如硅砂、碳酸钙和黏土上,然后用包衣剂如聚乙烯醇、液蜡等覆盖在药膜外面以固着药剂。
根据载体性质可以将粒剂分成解体性粒剂和非解体性粒剂,前者遇水分散,后者遇水不分散。
杀虫药剂的配制与使用
农药使用方法很多,针对不同的目的选用不同的施药方法是合理用药的关键。农药多数为有毒的物质,具有潜在的风险。使用农药时一定要细心,避免误用农药、错混农药。稀释农药所用的水质也会对农药作用的发挥造成影响,例如用硬质水稀释乳油农药,乳化性能差,易造成喷洒不均匀。基于以上情况,掌握杀虫剂如何配制和使用是关键。
杀虫药剂的稀释
正确地稀释农药,准确地掌握农药的浓度,才能充分发挥农药的效能,避免人、畜中毒和造成植物药害,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病媒昆虫控制常用的药剂浓度表示方法有百分浓度、百万分浓度(mg/L)、稀释倍数等。在稀释的过程中应注意稀释农药所用水的水质问题,水的硬度很高时农药的乳化性能会很差,喷洒时有效成分会分布不均匀,附着性能也会大幅度降低,如果对植物喷洒还会增加对植物的药害风险。
人类自古以来就会利用捕食性天敌捕食有害生物达到防治的目的。一般情况下,捕食性天敌较其猎物体形大,它们捕获吞噬猎物的肉体或吸食其体液,使得猎物死亡。
自然界中有许多捕食鼠类的动物,如狐狸、黄鼬、野猫、猛禽和蛇等。在一般情况下,天敌对鼠的数量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当鼠患大发生时,天敌的繁殖能力远低于鼠类,故天敌的作用会相当微弱。另外,鼠类有许多逃避天敌捕获的本领,所以不能单纯依靠天敌作为灭鼠的主要手段。
热带和温带地区有许多小型鱼类能够在水中取食蚊类幼虫。柳条鱼是目前全世界公认的能够较为有效地防治蚊虫的鱼类,这种鱼易于培养和运输,可耐受较大范围水温、含盐量的变化,且能耐受适量的有机物污染,能够防治多种环境下的蚊类幼虫,便宜、易行、实用。某些国家在蓄水区用食草鱼防治蚊类幼虫也非常有效。在中国,稻田养鱼防治蚊虫占首要地位,主要以鲤鱼为主,其次为鲫鱼,或两者混合放养,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寄生性天敌主要以昆虫为主,几乎都是以其幼虫寄生,可寄生卵、幼虫、蛹和成虫各种虫态。其幼虫不能脱离寄主而立生存,并且它们一生一般仅寄生一个对象,且均较寄主虫体小。寄生性天敌昆虫在寄主体内或体表发育,以寄主体液或组织液为食,随着寄生性天敌昆虫幼体完成发育,寄主则缓慢地死亡。双翅目寄生性天敌昆虫也能起较大的控制作用,主要有寄蝇、麻蝇、头蝇等。另外,寄生线虫主要经蚊虫体壁侵染,对非靶标生物无害,易于人工培养,对寄主特异性强,能高度侵染,释放方法简便。
物理阻隔
物理阻隔是利用沙子、石子颗粒、金属网、金属板等物质作为物理屏障,防止有害生物进入建筑物内危害的方法。量
,可利用不锈钢网筛作为物理屏障,阻止白蚁进入室内。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的研究人员发现,白蚁利用其口器搬运土壤,由于它们不能用口器搬运直径大于1mm的颗粒,所以大于1mm的颗粒有阻止白蚁的作用,特制的玄武岩颗粒的尺寸恰到好处,既可以紧紧地贴在一起,不让白蚁通过,又可以防止白蚁利用口器将其搬走,且该颗粒有较好的硬度,白蚁不能咬碎它,可利用其作为物理屏障,挡住白蚁进入室内危害。也可将金属板或PVC(聚氯乙烯)板铺在墙基、柱墩等部位,将建筑物上部与地基隔开,利用金属板或PVC板的密封性、承压性、耐腐性阻止白蚁进入建筑物内。需注意,金属板焊接密实,不能有缝隙,且只能用于新建建筑;PVC板可用于新建建筑或已建成建筑。也可利用粘贴型沥青薄膜或填埋型橡胶沥青薄膜等防水膜,贴于外墙墙基,防止白蚁穿透外墙进入室内危害,此法在加拿大多伦多市已有使用。安装纱门纱窗可阻挡蝇类接触食物。在餐厅、饭店等进门处的上方安装风幕或风道,并使风出口向外倾斜30°,阻止害虫飞进室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