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通过上面鹿纹的时代分析与对比,可以为藏友发来鉴定的瓶子纹饰做出时代风格的判断,通过看瓶身的鹿纹绘画有细细的绒毛,有梅花斑点等,可以明显看出瓶子是仿清代鹿纹的图案,具体是怎么看出来是仿品,清代真品的鹿纹又是怎么绘画的呢?
徐鸿老师又进一步做了讲解。
清代是我国的制瓷业的高峰,古人在制瓷绘画中都是认真观察生活中的实物,体现出了艺术源于生活的概念,无论绘画人物、动物、花鸟,还是绘画山水、房屋,古人的绘画都是一丝不苟,绘画有粗有细,但是其动态,神韵,姿态都绘画的接近实物,不会胡乱绘画。
我们看上图藏友发来的图片中,鹿的体态,神韵画的都是似是而非,与康熙时期的鹿纹相差甚远。
从图上看,康熙真品的鹿纹绘画写实,具有灵动性,仿品的鹿纹绘画呆滞僵硬,画的似是而非,鹿脖子的处理看上去像只骆驼。
以上只是大致的年代划分,另外还有几种特定时期(特指)叫法,如鼎盛期青花瓷(以永乐、宣德朝“宣青”时期为代表)、空白期青花瓷(专指明正统、景泰、天顺三朝无官窑款时期)、“克拉克”青花瓷(专指以明万历朝外销西方的青花瓷)、转变期青花瓷(以明崇祯朝青花瓷为代表)、高峰期青花瓷(以康熙时期“翠毛蓝” 青花为代表)、仿古瓷兴盛期(以清康、雍、乾三代以仿明官窑瓷为代表)、伪品泛滥期(以清末民国初制作的赝品为代表),还有祥瑞瓷(专指天启、崇祯时期带日本风格的瓷器)、南明瓷(专指明末清初建立的南明政权瓷器)、洪宪瓷(以署“居仁堂制”款瓷为代表)、广彩(专指清中期景德镇制瓷胎运往广州彩绘的外销瓷)、浅绛彩(清末民初朱山八友彩绘瓷为代表)等。
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时期瓷器鉴定技巧:
官窑文饰绝大多数是工笔画和规矩的图案画;民窑多数是写意画。同治晚期和光绪时期盛行软彩写意画,画稿则出自明、清两代的沈石田、唐六如、新罗山人、八大山人等画家,但画的很不像。
这时纹饰还有五伦图、二十四孝图、司马光击缸、朱子治家格言、五子登科、状元及弟、马上封候、三星人、福禄寿等。
绘画题材有:人物、山水、花鸟、蝴蝶、狮子、禽兽、云蝠、龙云、龙凤、白菜、三果、八宝、八卦、博古、钟鼎、九桃、缠枝莲花、缠枝牡丹、技子花、喜字、寿字等。
光绪 青花飞蝠纹笔筒
纹饰中的喜字,在咸丰、同治和光绪时期都极为盛行.此种青花双喜字特点,在几个时期的表现手法有些不同。①在咸丰时,双喜字的字体,书写的比较工整,笔道也较细②同治时期,双喜字的字体书写的就不大工整,笔道渐宽起来了;③在光绪时期,双喜字书写的极不工整,不但笔道较宽,同时字体也变得模糊了。
这时期的耳饰主要有:狮耳、兽耳、象耳、蠕虎耳等。
彩地绘画、彩地开光、彩地轧道及绿里、绿底等纹饰的品种不大时兴了。
清光绪 黄地墨彩花蝶纹盖碗
咸丰、同治时期,哥瓷器物上,特别盛行铁花装饰,光绪时较少。
光绪、同治时期,小鸡、小博古的花纹装饰较为盛行。
金字的喜字和双喜字,在同治时比较盛行。
光绪、宣统时期,大博古、钟鼎插花、校子花、富贵白头、天女散花比较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