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墩的文饰雕刻,从人物、动物、植物、博古、云纹、盘长结无所不包,尽呈吉祥福瑞。其中有的门墩经考是明代北京的旧物,虽然历经数文饰多有残破,但是古朴、苍劲、典雅、绮丽的花纹依然可辨。在遍布北京城大大小小的民居宅院前,这些门墩曾蹲踞了几之久。具有典型意义的老北京的牌楼、胡同、四合院,越来越少了,平安大道、两广的拆迁和建设,引起老北京的无限怅惘。
石雕门墩是汉族传统民居,特别是四合院的大门底部,起到支撑门框,门轴作用的一个石质的构件。托住门扇转轴的墩子。用木头或石头做成。石雕门墩又称门座、门台,是用于中国传统民居,特别是四合院的大门底部,起到支撑门框,门轴作用的一个石质的构件。整体称门枕石,门外部分称为石雕门墩,主要有箱形和抱鼓形两种。
托住门扇转轴的墩子。用木头或石头做成。大户人家的石制门墩常常伸出门外,雕成狮子等各种形状。 于门墩早出现的时间,还无法作出确切的回答。门枕石早在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 220年)四合院形成的早期就开始使用了。或许从那时起,经过逐步演化,才成了如今见到的门墩了吧。在门枕石的外侧雕刻饰物,似乎很早以前就有了。例如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展出的北魏文成帝(公元452~465 年在位)皇后陵墓的石券门。
这个门的门枕石外侧就做成了虎头的样子。 门墩雕塑通常由须弥座,抱鼓或方箱,以及兽吻或狮子(有说是狻猊)几部分构成。根据门楼的形制不同门墩的形制也有差异。须弥座是整个门墩的基础,一般会刻有莲花的形状,上面通常有锦铺。
石雕门墩可以说是一种有着历史文化,记载着中国传统文化,反映了社会发展,文化变迁的一种过程,因此是文物宝库中的重要一部分。传说圆形墩是武将门前所用,古时战胜归来的将军把战鼓放在门前,以耀功绩。门墩也是在中国老式住宅四合院中,用来支撑正门或中门的门框、门槛和门扇的石头。自古对于门面装饰的追求,自然不会忽视建筑入口处这一对石构件。
在传统牌楼建筑(如牌坊、棂星门)中也有类似抱鼓石的夹杆石(也有称门挡石的),它是牌楼建筑所特有的重要构件,主要是起稳固楼柱的作用。宅门抱鼓 石是门枕石的一种。可见石雕门墩的使用之处也是挺多的。石雕门墩是显贵的象征。是标志建筑居所拥有者社会的等级和地位的象征。石雕门墩是具有中门特色的建筑装饰小品,可以作为大宅门的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