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井井点是基坑支护中应用较多的降水方法,它的优点是排水量大、降水深度大、降水范围大。深井井点适用的土层渗透系数为10~250m/d、降低水位深度超过15m,常用于降低承压水。利用深井点降低承压水位,有助于减除压力、基坑的安全性。但由于降水深度大、出水量大和水位降落曲线陡等原因,势必造成降水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大,因而容易引起基坑周围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在具体的工程项目中能否合理地应用,主要取决电源条件和水源条件。2)、一般来说:水源条件取决四个因素:(1)、水源水的获取(2)、水量(3)、水温(4)、水质3)、水源水的获取:(1)、对于地表水、湖水、海水、江河水、城市废水、工业废水等水源的利用,一般不进行干预,有的水源水(如城市污水、工业废水)还有鼓励利用的优惠政策。(2)、对于地下水,作为国家的资源之一,对开采与使用有各种限制政策和法规。要获取地下水时,要通过有关主管部门的批准方可。水资源管理部门各地设置不同,大体上有如下部门进行管理:规划局、市政局、地矿局、节水办等。4)、水源水量:水源水量是否满足具体工程的要求,与建筑物冷(热)负荷的大小、空调系统的运行方式、空调系统设计方案(例如是否采用蓄水池、是否采用加热或冷却方式)和水源水的温度等因素有关应通过全面的分析、的计算和合理设计解决。
喷射井点降水 喷射井点系统能在井点底部产生250mm水银柱的真空度,其降低水位深度大,一般在8-20m范围。它适用的土层渗透系数与轻型井点一样,一般为0.1-50m/d。但其抽水系统和喷射井管很复杂,运行故障率较高,且能量损耗很大,所需费用比其他井点法要高。
当不均匀沉降达到一定程度时,邻近建筑物就会裂缝、倾斜甚至于倒塌。因此配合基坑边坡支护进行降水设计和施工,高度重视降水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把不均匀沉降限制在允许的范围内,以确保基坑及周围建筑物的安全。为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制定减少不均匀沉降的措施。
提高降水工程施工质量,严格控制出水的含砂土量,以防止地下砂土流失掏空,导致地面建筑物开裂。布设观测井和沉降、位移、倾斜等观测点,进行定时观察、记录、分析,随时掌握水位降低和基坑周围建筑物变化动态。同时,还要了解抽水量和含砂量。做到心中有数,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预防事故发生。
井点降水井点计算 首要排放总管,再埋设井点,管用弯联管将井点管与总管连通,然后装置抽水设备,在这里,井点管的埋设是一项要害性作业。
井点降水是修建工程施工、土方工程等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作业,在施工之前,有必要要对施工环境进行地质的勘察,假如施工环境的地下水位较高,地质中含水多,就有必要要在地基开挖之前,行井点降水,将地质中的水分抽出,坚持土质的枯燥,这样,才会确保地基的巩固安稳,进而确保修建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