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彩灯外文名festivelantern拼音cǎidēn中国彩灯,饮誉古今;自贡灯会,久负。勤劳智慧的自贡人民,不仅将的井盐技术奉献给了世界,而且将美轮美奂的彩灯工艺贡献给了人类。
汉代是铜灯制作的鼎盛时期。《西京杂记》载:“汉高祖入咸阳宫,秦有青玉五枝灯,高七尺五寸,下作蟠螭,口衔灯,燃则鳞甲皆动,焕炳若列星盈盈。””到了唐朝,元宵放灯发展成盛况的灯市,京城“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银,燃五万盏灯,簇之如花树”。这之后,各地花灯活动尤为盛行。
宫廷、寺观、显宦、富豪宅第都设山棚,搭彩楼,不惜重资,“盛造灯笼烧灯”,以斗奇争胜,大街小巷也都挂满了灯“光明若昼”。连异邦诸国的贡品中也有珍奇的灯品,可见邻国也尽知大唐皇帝的爱好以及中原灯节的繁盛了。唐高宗鳞德二年(665年),“(乌泾波)遗其弟祖纥多献玛瑙灯树两具、高三尺余”(《唐会要)卷99)。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初有僧婆请夜开门燃灯百千炬,三日三夜。
彩灯并不是照明用光源,是一种用处极普遍的装饰用光源,常用于建筑装饰,在文娱场所、商业装饰及广告中应用特别普遍。彩灯是一种辉光放电光源,主要由灯管、电极和引入线组成。彩灯的灯管是一根密封的玻璃管,管径在5~45mm,但常用的管径是6~20mm.玻璃管能够是无色的,也能够是彩色的,内壁还能够涂上荧光粉。
每逢新春佳节,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灯会举行。灯会是中国大的民俗活动,是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一种群众民俗文化活动,是中国民俗文化宝库中的奇葩。它将众多彩灯组放在某一相对集中的地点展出,好比彩灯和灯组的集会,故名灯会。春节彩灯,望文生义泛指春节应节彩灯灯组。
灯组取材能够从当年生肖、福禄寿喜再到民俗活动,只需与春节喜庆有关的元素都可作为春节彩灯灯组的主题。彩灯是灯会的组成重要元素,每组彩灯都是相对立的,它表现的是一个故事或一个景观或一种意境。每组彩灯的大小依据内容和展出场地而不同,一个大的彩灯可占地上百至几百平方米,小的彩灯占地几个平方米,多数的彩灯占地约10-2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