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浆前准备 ⑴ 浇筑混凝土前,在补强板上抹油,防止补强板混凝土黏结; ⑵ 埋管的外围混凝土凝固后,进行平洞回填灌浆和围岩固结灌浆前,旋开孔塞,旋上保护圈,防止钻孔时打坏螺纹。平洞回填灌浆和固结灌浆后,堵塞混凝土中的灌浆孔,不得有渗水进入,然后进行接触灌浆; ⑶ 接触灌浆前,采用稍灌浆压力的水(其压力不钢管抗外压的安全压力)挤开补强板与混凝土间的缝隙。
注浆一般用净水泥浆,水灰比变化范围为0.6-2.0,常用水灰比从8:1至1:1;要求快凝时,可采用快硬水泥或在水中掺入水泥用量1%-2%的氯化钙;如要求缓凝时,可掺加水泥用量0.1%-0.5%的木质素碘酸钙;亦可掺加其他外加剂以调节水泥浆性能。在裂隙或孔隙较大、可灌性好的地层,可在浆液中掺入适量细砂,或粉煤灰比例为1:0.5-1:3,以节约水泥,更好的充填,并可减少收缩。对不以提高固结强度为主的松散土层,亦可在水泥浆中掺加细粉质粘土配成水泥粘土浆,灰泥比为1:38(水泥:土,体积比),可以提高浆液的稳定性,防止沉淀和析水,使填充更加密实。
在注浆的过程中,压力的控制、浆液的水灰比、不同层次浆液成分变化等人为控制因素都会影响灌浆的实际质量,通常情况下在灌浆过程中浆液在不同深度层次的时候应保持不同的压力水平,以浆液能够顺利到位,不形成空泡,空腔;在水电工程中对作用,用途不同的灌注体强度需求不同,浆液水灰比也不同,不予严格控制会影响工程整体的质量;在具体施工中为控制下层膨胀对上层的影响,不同层次灌注浆液的成分也会有所不同,由于主客观原因导致的浆液成分变化不合理会影响灌注桩体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