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绿化的作用
1.安全驾驶,避免事故
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栽植花草、树木带,夜间可以遮挡住对向车道迎面车光,避免眩光效应,借助公路沿途连续性的花木带,可以显示出公路地形变化情形,驾驶员预判前方线形走向,有助于引导视线,降低交通事故。另一方面可以对交通事故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降低灾难程度。
2.稳定路基,保护路面
高速公路路堑、路堤等边坡的稳定可利用植物进行防护。植物有盘根错节的根系和茂密的枝叶,路基边坡进行绿化后,植物的承雨作用,枯枝落叶层的吸水和根系的固土作用可减少和分散地表径流,降低地表的流速,减轻径流对边坡的冲刷和侵蚀,起到路基面稳定的作用。同时,树木在它的生命活动中,除了利用太阳的光和热以外,还可以吸收周围空气中的能量,调节路面温度与湿度,减轻路面老化,延长使用寿命。
高速公路绿化包括中央分隔带、两侧绿化带、边坡防护、互通立交、附属区(内含服务区、生活区、停车区)等部分。其景观设计应遵守可持续发展原则和生态原则,结合公路周边自然环境,在体现经济性原则的基础上,确保绿化区域实现物种多样性,不仅满足应有的功能性,还要呈现良好的景观效果。由于高速公路绿化环境特殊,大大限制了绿化养护工作的频次,因此所选植物应以乡土品种为主,此类植物具备成本低,成活率高、抗逆性强,养护管理要求低等优点。
不同功能区,在植物配置形式、品种选择方面也有很大差异。
近十多年来人们开发出了多种既能起到良好边坡防护作用,又能改善工程环境,体现自然环境美的边坡植物防护新技术,与传统的坡面工程防护措施共同形成了边坡工程植物防护体系。边坡植物防护的主要目的是固土护坡、防止冲刷,兼有美化环境的功能。一般应选择干旱、瘠薄、根系发达、覆盖度好、易于成活、便于管理、同时兼顾景观效果的草本或木本植物。边坡以种植草本地被为主,根据不同地段的实际情况,采用丛植、列植等绿化模式,尽量做到乔、灌、花、草搭配,形成不同景观的植物群落。
公路边坡防护大体上可分为两类,即工程防护和植物防护。工程防护多为钢筋、水泥组成的刚性防护;植物防护则为柔性防护,工程防护是植被防护的基础,两类防护形式是相互支持相互渗透的,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起到防护、美观的目的,而且能大幅降低工程造价。
边坡绿化主要目的是防止流水冲刷、风蚀、保护路基、降低噪音、吸收有害气体、创造优美的行车环境。路堤边坡的绿化,由于土质和保水性能很差,应尽量不破坏自然地形地貌和植被,采用抗逆性强、根系发达、易于成活、便于管理、兼顾景观效果的多年生草本或木本植物。
随着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高速公路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新时期,特别是高速公路绿化建设更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高速公路两边基本都种植了四季常青的植物,用来阻隔高速路噪音和灰尘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大限度减少了司机的驾驶疲劳,得到良好的视觉享受,给人们提供畅、安、舒、美、的出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