钕铁硼磁铁的除垢防垢工作原理
水通过钕铁硼高强磁化处理后,水分子键同时发生角度和长度的变形,氢键角从105度减小到103度左右,使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系列变化,水的活性和溶解度大大提高,水中的碳酸钙在蒸煮过程中分解生成较低松软的碳酸氢钙,不易在壁上积存,极易被水带走。另外水的聚合度提高,被溶解的固态物质成为更细的颗粒,粒子细化后,两颗离子间的距离较小,不易凝结在壁上,从而达到除垢的效果。
钕铁硼等永磁体的小知识以及在现代医疗设备中地位!
在烧结磁体实际应用中主要利用材料所具有的磁特性的一类材料成为磁性材料。它包括硬磁材料、软磁材料、磁光材料、磁泡材料和磁制冷材料等,用量大的是硬磁材料和软磁材料。辐射取向圆环对永磁电机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市场前景十分可观。但开发这种产品遇到的大问题是产品容易开裂,成品率低。
烧结磁体是目前大宗的商品磁体,程序一般为熔烧—合金锭粉碎—研磨—磁场下取向成型—烧结—回火时效—充磁检测等。烧结钕铁硼磁体的永磁性能取决于内禀磁性和微结构,钕铁硼合金是1983年日本和美国同时发现了钕铁硼合金,称为第三代永磁材料。它的制备方法有很多种,烧结法、还原扩散法、熔体快淬法、粘结法等等,常用的就是烧结法。
永磁式核磁共振成像设备过去采用铁氧体永磁,磁体重量大50吨,如今采用新钕铁硼永磁材料,其磁场强度提高了一倍,图像清晰度也大大提高,并节省了大量原材料。每台核磁共振成像仪需钕铁硼永磁体0.5—3吨,按世界市场年需求量1千台计算,年需磁体500—3000吨。目前,美国通用和德国西门子在中国均有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生产基地
磁制冷技术的发展
1918年Weiss发现,在磁场下会引起Ni温度升高,并于1926年发表了关于Ni的磁热效应的研究报告,他们是根据Edison和Tesla的专利进行的研究。磁性材料 1926年荷兰物理学家美国化学家Giauque分别提出,对顺磁材料进行绝热退磁可以使温度降低至液He温度。1933年Giauque等人用成功地进行了绝热退磁制冷实验,温度达到3.[7]。随后的两次实验又分别达到0.34和0.2。50年代关于绝热去磁的研究已很普遍。1954年,Herr等人制造出台半连续的磁制冷机,1966年荷兰的研究了顺磁材料磁热效应的应用仁列,提出并分析了磁Stirling循环。1976年美国NASA的研究中心的Brown用金属Gd作为磁致冷工质·用超导体提供0-7的外磁场.成功地获得了室温附近的磁致冷。这一实验具有重要意义.它揭示了磁致冷在室温下的应用前景。后来美国.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的桥本和前苏联。都对磁致冷材料和装置做了许多的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磁致冷是使用无害、无环境污染的稀土材料作为制冷工质,若取代目前使用氟里昂制冷剂的冷冻机、电冰箱、冰柜及空调器等,可以消除由于生产和使用氟里昂类制冷剂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因而能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具有显著的环境和社会效益。
1987年80多个国家参加签署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为了防止生产和使用氟氯碳类化合物造成的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到2000年全世界将限制和禁止使用氟里昂制冷剂,我国于1991年6月加入这个国际公约并作出规定,到2010年我国将禁止生产和使用氟里昂等氟氯碳和氢氟氯碳类化合物。因此,需要加快研究开发无害的新型制冷剂或不使用氟里昂制冷剂的其它类型制冷技术。迄今,在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开发中,发现磁致冷是制冷,能量消耗低,的制冷方法之一。从目前美国室温磁致冷技术研究进展情况看,在3到5年内,室温磁致冷技术有可能在汽车空调系统中得到实际应用之后,并将进一步开发家用空调和电冰箱等磁致冷装置。
什么是磁铁的居里温度?磁铁居里温度是指:随着温度的升高,由于物质内部基本粒子的热振荡加剧,磁性材料内部的微观磁偶极矩的排列逐步紊乱,宏观上表现为材料的磁极化强度J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当温度升高至某一值时,材料的磁极化强度J降为0,此时磁性材料的磁特性变得同空气等非磁性物质一样,将此温度称为该材料的居里温度Tc。
磁铁成型取向:
工艺简介:取向的作用是使混乱取向的粉未颗粒的易磁化方向c轴转到同一个方向上来,从而获得大的剩磁。压型的主要目的就是将粉未压制成一定形状与尺寸的压坏,同时尽可能保持在磁场取向中所获得的晶粒取向度。我们设计采用成型磁场压机和等静压机进行二次成型,对于异形磁体,采用特殊的模具工装,直接成型,烧结后的磁体只需要进行稍微的表面处理即可投入使用,大大节省了材料和后续的加工成本。
工艺设备:磁场压机、等静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