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常的发动机启动是不会发生此类故障的,但如果发动机更换机油和机油过滤器后次启动,就会产生机油供给缓慢现象,使轴承缺乏机油润滑。在这种情况下,启动后要怠速运转3分钟左右,不可直接将转速提升到涡轮增压器启动转速。同样,在高速及上坡后也不要使发动机立即停止,要使发动机继续怠速运行1分钟左右,使仍继续空转的涡轮增压器轴承不会缺油。因此,使用涡轮增压器汽车的司机,一定要遵循厂家的指示操作,还要十分注意机油的质量,不宜将涡轮增压器汽车视同一般汽车进行操作。
螺杆压缩机 [1] 分为单螺杆压缩机和双螺杆压缩机,早由德国人H.Krigar于1878年提出,直到1934年瑞典理工学院A.Lysholm才奠定该项技术,并开始在工业上应用,取得迅速的发展。
单螺杆压缩机的螺杆与星轮属于一对球面蜗杆副,螺杆轴和星轮轴保持空间垂直;双螺杆压缩机的阴、阳转子相当于一对齿轮副,阴、阳转子轴保持平行位置。从结构上而言,一单螺杆压缩机螺杆与星轮之间的配合精度难以,故整机运行可行性较双螺杆为低。
工作原理与特点单螺杆压缩机,主要由一个六头螺杆和二个十一齿星轮及机体组成。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不到活塞式1/6。螺杆转一圈有十二次吸、排气。螺杆高速运转时气流脉动小、排气量大。因星轮对称安装,螺杆受力完全平衡,振动小,噪声比双螺杆式低10dB以上。由于单螺杆的受力平衡,压缩的高压力可比双螺杆大;单螺杆比双螺杆节能,轴承尺寸不象双螺杆式那样受限制而寿命更长。压缩机高速运转时被压缩气体会产生大量热能,须喷油或喷其它液体(水、液态制冷剂等)冷却,单螺杆压缩机一般都采用液体润滑,但可分为油润滑、水润滑以及制冷剂等液体润滑。与螺杆压缩机有弯曲变形条件下运转工况不同,单螺杆压缩机因螺杆受力完全平衡,能在很小工作间隙下工作,泄漏小、容积。喷油机小间隙下工作时,油液所带来粘性剪切损失会导致比功率上升。我们研制产品达到小间隙下工作而具有高容积效率同时,具备了降低比功率能力。
双螺杆主机做介绍,工作过程:齿间基元容积(即每对齿所形成的工作容积)随着转子旋转而逐步扩大,并和机器左下方的进气孔口连通,气体通过孔口进入基元容积,进气过程开始;转子旋转到一定角度后,齿间基元容积超过进气孔口位置后,与进气孔口断开,进气过程结束;转子转到某一角度后,两个孤立的齿间基元容积由于阳螺杆的凸齿侵入阴螺杆的凹齿,基元容积同时开始缩小,实现气体的压缩过程。直到一对基元容积与排气孔口相连通的瞬间为止;基元容积和排气孔口相连通后,排气过程开始,排气过程一直持续到两个齿完全啮合,即两个基元容积因两个转子完全啮合而等于零时。
主要优点
1.可靠性高,零部件少,没有易损件,因而它运转可靠,寿命长,一般螺杆机主机头设计寿命达30年。
2.操作维护方便,自动化程度高,操作人员无需经过长时间培训,实现无人值守运转。
3.动力平衡性好,没有不平衡惯性力,机器可平稳地高速工作,实现无基础运转。
4.适应性强,具有强制输气的特点,容积流量几乎不受排气压力的影响,在宽广的工况范围内能保持较高的效率,在压缩机结构不做任何改动的情况下,适用于多种工况,所以易于 定型批量生产。
5.多相混输 ,转子齿面间实际上留有间隙,因而能耐液体冲击,可压送含液体的气体,含粉尘气体,易聚合气体等。
6.滑阀流量调节,不需要打回流,可以有效的降低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