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建筑文化历史绵长。建筑物造型优美,多变,建筑结构严谨,宏伟中不失细腻,庄严中不失古朴大方。“仿古建筑”与古建筑从外型上差不多,但其已完全脱离古代的束缚,古今结合,内外兼修。不仅仅停留在建筑型式上,但一些现代手法在传统建筑中体现在就较明显,古法就难免存在因袭照搬。所以说对“仿古建筑”一词全面和准确的表述是模仿古建筑设计的外在表现形式。
形式上较为忠实地模仿了传统建筑,并建筑外观基本反映传统建筑的主要特征。在施工材料和施工技术上则使用了大量的现代科技。仿古建筑的样式沿袭了几千年来古建筑的的各种形式,传统的古建筑是随着古代文化发展进步不断进步演变而来。传统的古建筑可以追溯到七,八千前的古代人使用的木棍、泥草建造出简单的穴居和浅穴居,而且这个时期已经出现的“榫卯”结构。随着科学以及文化的进步在汉唐时期传统古建筑发展,并出现了大规模的建筑群,且唐汉屋顶的样式的丰富,也出现了“斗拱”结构。然而在这之后一直没有像汉唐时期的大规模且有特色建筑群,但是由于科技的发展,传统古建筑在造型上更加细腻、美观,而且融入了大量印度、西亚的建筑风格。到了明晚期清初期是传统古建筑的鼎盛发展时期,由于我国的经济实力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这一时期的建筑在形式及在规模上都达到了新的水平。
仿古建筑的种类较多,而且我国地广辽阔,每个地区的建筑材料也会有很大的区别,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仿古建筑主要用材分类:
(一)木结构建筑
木结构建筑是指承重构架以木材为主的建筑。其构架形式有:抬梁式构架、三角形屋架、穿斗构架、井干式构架等(见图1-1)。
(二)砖木混合结构建筑
这种建筑以砖砌墙体为承重墙,屋顶部分为木结构屋架。硬山搁檩及青海、西藏等地的碉房等都属此类。
(三)以砖石为主的建筑
如无梁殿、桥梁、砖塔、石塔等。
(四)生土建筑
生土建筑多建在干旱少雨的黄土高原地区,如西北地区的窑洞。
(五)石窟
凿石为窟作为宗教,是佛寺的一种形式。石窟寺遍布于中国许多地区,曾经兴盛一时。现存各地的石窟遗迹内容极为丰富,是研究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政治、经济、宗教、美术以及建筑工程等的珍贵资料。窟的类型有塔庙窟、佛殿窟、讲堂窟、禅窟、僧房窟等。
(六)毡房
毡房是盛产羊毛的内蒙古等牧区的可移动房屋。毡房轻便灵活,房屋正中放置火炉,四周围为坐卧处。墙壁是用竹木条编成的篱笆墙,顶上用木条搭成伞盖状,外面裹以毛毡,用绳绑扎而成。
(七)竹楼
竹楼是盛产竹子的地方,以竹为主搭成的建筑,多见于云南、广西等地。
古建筑的平面布局,传统习惯是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就单座建筑而言,构架的合理组合和艺术加L使动能与结构达到和谐统一;台基与柱的侧角,墙的收份配合,从外观上增加了房屋的稳定感;各间面阔采用明间略大的尺度,使房屋显得主次分明;流畅反翘的翼角,能给人种舒展飘逸的感觉。至于群体建筑,或以轴线为主或采取“廊院”制。高低错落,主次分明虚实对比曲折多变,繁而有序,更能展现雄伟壮观的恢宏气势。
什么叫步架呢?步架就是大梁之上竖立的木构架每一个节间长度的尺寸。梁的长短由进深决定,步架尺寸根据梁长短而定。几层叠用的梁统称为梁架各梁又按本身托檩子的数目称为“几架梁”,如七架梁,就是说在条梁上承托了7根檩,七架梁上层是五架梁,五架梁之上为三架梁。每架梁有几根檩就分作几个等份每个檩与檩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一步架。步架在不同的位置,叫法也不同如七架梁,前后带廊子(两步插金)就是九懔,从进深方向,七架梁就有六步架,前后廊是两步架,通常叫廊步,廊步向里是金步,再向里是下金步,再往上是脊步
平水线的高度怎么决定呢?一般情况下,先决定建筑物或建筑群东南方向上“沟眼”的高度位置(沟眼的低处应院外自然地平),再根据这个高度逐渐往里增高越往西北方向应越高。增高的原则是,细墁海墁院子,坡度为5/1000,粗墁院子为9/1000。根据这原则,决定正房的土衬金边上棱的高度,然后加上正房台基高度(表2-1),就是平水线的高度(这里所说的平水线高度是指正房台基高度)。同一建筑群中不同院子的北房的台基高度,也应遵循越往西北越高越往东南越低的原则,先定土衬金边的高度再加上台基的高度。同一院子内,耳房要比正房矮(营造尺四寸,合12.8厘米),东、西配房和南房台基也要比正房矮。门道台基的高度应与层院子中的北房台基高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