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降水井的降水施工过程: 基坑周边设两口降水井,降水井井口进行处理。坑底设四口降水井,经过几天的抽水,水位已降至井底,通过停泵试验又封闭了坑底对角的两口降水井,让水通过级配石汇人另外两口井内,两口井按上面作暗井处理,再由该井将地下水从防水保护墙外侧引出,达到降水目的。 为降水及基础结构工程的顺利施工,还要完善技术方面的作业要求,作好各项施工准备工作,进行施工组织的总体安排。
降水工程常见做法 : 一、轻型井点(多级轻型井点):适用于岩土渗透系数为10**(-2)~10**(-5)cm/s;可能降低的水位深度:轻型井点为3~6m、多级轻型井点为6~12m。 二、喷射井点:适用于岩土渗透系数为10**(-3)~10**(-6)cm/s;可能降低的水位深度8~20m。 三、电渗井点:适用于岩土渗透系数为<10**(-6)cm/s;电渗井点宜与其他形式配合使用; 四、深井降水::适用于岩土渗透系数为≥10**(-5)cm/s;可能降低的水位深度>10m。 (1)井点降水 降水费用:1、凿井费用2、设备安装3、降水费用(抽水) (2) 降水分两个阶段进行:1、成井:多远一个,深多少。 钻孔、下管、下料 2、安装排水设备,以排水效果 一井一泵一出口管,周边设排水池 根据涌水量确定泵的直径。 (3)真空泵降水 所有井密闭,用总管连接,用泵抽水,排至市政管网。 (4)明沟排水 费用:挖沟+引流+水泵抽水
降水工程基本要求 1、当地下水位基坑开挖面,需要采用降低地下水方法疏干坑内土层中水。疏干水有增加坑内土体强度的作用,有利于控制基坑围护结构变形。在软土地区基坑开挖深度趣过3m,一般就要用井点降水。开挖深度浅时,亦可边开挖边用排水沟和集水井进行集水明排。 2、当基坑底为隔水层且层底作用有承压水时,应进行坑底突涌验算,必要时可采取水平封底隔渗或钻孔减压措施,坑底土层稳定。当坑底含承压水层上部土体压重不足以抵抗承压水水头时,应布置降压井降低承压水水头压力,防止承压水突涌,确保基坑开挖施工安全。 3、当因降水而危及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时,宜采用截水或回灌方法。
深井布置及其构造 (一)深井布置 布置原则 根据本公司以往的布井经验,结合基坑的形状,按边线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每12米布一口井来计算;共计需布井 120口 (见后附图)。采用多级滤水管,以确保每口井的出水量.因考虑到按设计开挖深度无法开挖至持力层,为不影响施工进度井深钻至沙岩层上,根据地勘报告为7米。 上述井位布置在具体施工时应避开支撑、工程桩和坑底的抽条加固区,同时尽量靠近支撑以便井口固定.此外,具体的井的深度应根据相应的区域的基坑开挖深度来定。降水工作还与土方开挖施工密切配合,根据开挖的顺序、开挖的进度等情况及时调整疏干井的运行数量。
工程降水井通常分为两种类型:开放式和封闭式。开放式降水井通常用于室外场所,如公园和广场,它们通常具有一个或多个开口,允许雨水自由进入和排出。封闭式降水井通常用于建筑物内部或道路下方,它们通常具有一个或多个盖子,以便进行清洁和维护。
工程降水井的目标均当为全程降水:从基坑开挖、主体施工直至防水层完成、回填土毕。目前的实际操作中,降水井一般只工作到底板浇筑完成,后续排水交给明沟排水系统。降水井多设在基坑周边,较大工程常在底板内低处加设多处。该处降水井不可避免地穿过底板防水层,形成薄弱点,施工采取的措施只是机械地套用规范图集,在降水管中部焊置钢板止水环,以延长渗水路线。降水井四周易积水之基坑,埋设导流管,使坑槽可能的积水都能自动导入降水井并及时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