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人数60人/套监测误差5(-5)使用待机时间7-10天通讯覆盖范围400米+
AI新兵训练体能监测系统-AI智能体测仪-AI运动负荷监测系统,为军训、运动员训练等提供运动负荷监测
![](http://oss11.huangye88.net/live/2024/11/08/1f4f9ca3619b5e9e6087ef150bcad15d.jpg@750w_750h_90Q)
浩体云团体运动负荷监测系统组成
传感器节点:通常包括心率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通讯基站、教练PAD等,可佩戴在运动者的身体上,如手腕、胸部、脚踝等部位,负责采集运动数据。
数据传输模块: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或移动终端,确保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数据处理与分析平台:一般是基于云计算或本地服务器搭建的平台,对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存储,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算法支持。
显示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电脑显示器等,用于显示实时数据、分析结果、运动报告等信息,方便用户查看和操作。
![](http://oss11.huangye88.net/live/2024/11/08/1c6d8bfeb394b2046dbb8659691bb65f.jpg@750w_750h_90Q)
群体运动负荷监测系统及智能心率监测介绍:
系统定义:智能心率监测系统是一种能够实时、准确地监测人体心率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为用户提供心率相关信息和健康建议的技术系统。
构成
传感器:是监测系统的前端设备,负责采集心率信号。常见的有光电传感器,利用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PPG)原理,通过发出特定波长的光并检测反射或透射光的变化来获取脉搏信号,进而计算出心率;还有心电传感器,通过检测人体体表的微弱心电信号来获取心率数据,其准确性较高。
数据传输模块: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处理终端。通常采用蓝牙、Wi-Fi 等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与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手环等设备的连接和数据传输。
数据处理与分析单元:一般集成在智能手机应用程序或云端服务器中。对传输过来的心率数据进行滤波、降噪等预处理,去除干扰信号,提高数据质量,然后运用各种算法计算心率值,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如心率变异性分析等。
显示与交互界面:主要是智能设备的屏幕或手机应用界面,以直观的图表、数字等形式展示心率数据,如实时心率、心率历史曲线等。用户可以通过界面设置监测参数、查看分析报告,还能与其他健康数据进行关联查看。